指數月報|美麗中國ESG指數與碳中和指數3月趨勢與收益

摘要:
本月權益市場整體表現一般。貝殼財經中誠信美麗中國ESG指數收益0.63%,貝殼財經中誠信碳中和指數收益4.43%,CCX1800指數收益-0.46%(CCX1800是滿足中誠信指數可投性定義且市值排名在前1800名的股票,該指數相對更能表徵當月市場整體表現)。
本月相較於CCX1800,在風格層面,ESG指數的主要正收益來自低配的市值因子、流動性因子、貝塔因子和殘差波動率因子,負收益主要來自超配的賬面市值比因子;碳中和指數的正收益主要來自低配的市值因子、流動性因子、貝塔因子、波動率因子和動量因子;負收益主要來自超配的賬面市值比因子。在行業方面,ESG指數相對於基準低配的非銀金融、食品飲料行業和超配的機械設備貢獻了主要的正收益,相對於基準低配的計算機行業以及超配的公用事業採掘、輕工製造行業產生了主要的負收益;碳中和指數相對於基準超配的有色金屬、鋼鐵、採掘和低配的電子行業貢獻了主要的正收益;指數相對於基準低配的電氣設備、國防軍工、食品飲料、銀行行業產生了主要的負收益。
本月ESG行業動態方面,ISSB 推出新路線圖工具,幫助各司法管轄區採用可持續發展報告準則;CDP、EFRAG 版本映射將CDP披露與CSRD氣候報告標準聯繫起來;SBTi 發佈新企業淨零標準初稿;上交所製定關於進一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行動方案;中國標準化協會《企業環境、社會、治理(ESG)績效評價導則》正式實施;EcoVadis推出碳數據交換以實現範圍3排放數據收集;高盛推出以可持續發展目標為重點的生物多樣性債券基金。
本文具體分析了機械設備行業的ESG表現,從該行業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情況、ESG評級表現分析等角度進行展示。
一、 指數本月走勢概覽
1. 指數本月表現分析
中誠信指數選取在2024年2月25日-2025年3月25的數據,觀察貝殼財經中誠信美麗中國ESG指數與碳中和指數的表現。
本月ESG指數收益4.97%,碳中和指數收益3.07%。我們選取CCX1800作為基準指數對比,其中ESG指數和碳中和指數與CCX1800點位變化、收益率變化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正相關性。

2. 成分股表現情況

二、 歸因分析
中誠信指數選取在2025年2月25日-2025年3月25日的數據,利用中誠信股票風險模型,對美麗中國ESG指數與碳中和指數持倉進行歸因分析,內容包括組合和主動收益部分的風格暴露和收益歸因。
1. ESG指數歸因分析
(1)指數暴露情況分析
下方圖示分別展示指數的CCX股票風格因子暴露值和申萬行業佔比分佈,指數超配了中市值、賬面市值比、盈利和成長等因子。在醫藥生物、電子和化工等行業的佔比較大。較上月而言,汽車、機械設備和輕工製造等行業佔比有所升高,採掘、通信和交通運輸等行業佔比有所降低。

(2)指數相較於基準的暴露情況
下方圖示分別為ESG指數相對於CCX1800基準的CCX股票風格因子暴露和申萬行業暴露。指數相對於基準,超配了中市值、賬面市值比、高盈利和成長因子。行業上超配了公用事業、輕工製造和化工等行業,低配了非銀金融、計算機、銀行等行業。較上月而言,機械設備和汽車行業的超配程度有所增加,公用事業、醫藥生物和建築材料等行業的超配程度有所降低。食品飲料、電子、銀行等行業低配程度有所增加,家用電器、非銀金融和傳媒等行業的低配程度有所降低。

(3)ESG指數超額收益分析
下圖所示為股票收益相對CCX1800指數收益的超額收益拆分為風格、行業和特質收益三部分,可以發現指數本月超額正收益主要來自風格收益和行業收益。

結合風格因子相對暴露和行業相對暴露,對風格收益和行業收益進行拆解,以分析各因子或各行業的收益情況。
如下圖所示,指數風格因子帶來的主要正收益來自低配的市值因子、流動性因子、貝塔因子和殘差波動率因子,負收益主要來自超配的賬面市值比因子。

如下圖所示,指數相對於基準低配的非銀金融、食品飲料行業和超配的機械設備貢獻了主要的正收益,相對於基準低配的計算機行業以及超配的公用事業採掘、輕工製造行業產生了主要的負收益。

2. 碳中和指數歸因分析
(1)指數暴露情況分析
下方圖示分別展示指數的CCX股票風格因子暴露值和申萬行業佔比分佈,指數超配了中市值、賬面市值比、槓桿、盈利和成長因子,低配了市值、動量、流動性和殘差波動率因子。行業方面,在化工、有色金屬、建築材料和採掘等行業佔比較大。相對於上月而言,鋼鐵、有色金屬、計算機行業佔比有所上升,採掘、建築材料、輕工製造等行業佔比有所下降。

(2)碳中和指數相較於基準的暴露情況
下方圖示分別為碳中和指數相對於CCX1800基準的CCX股票風格因子暴露和申萬行業暴露。指數相對於基準,超配了中市值因子、賬面市值比因子、槓桿因子和盈利因子,低配了市值因子、貝塔因子、動量因子、流動性因子和波動率因子。相對於上月而言,賬面市值比、槓桿因子、盈利因子的超配程度有所降低,貝塔因子和動量因子的低配程度均有所增加。行業上超配了有色金屬、化工、建築材料、鋼鐵等行業,低配了電子、銀行、非銀金融、電氣設備、銀行等行業。

(3)碳中和指數超額收益分析
下圖所示為股票收益相對CCX1800指數收益的超額收益拆分為風格、行業和特質收益三部分,可以發現指數相對於基準的超額正收益多數時間來自行業收益。

結合風格因子相對暴露和行業相對暴露,對風格收益和行業收益進行拆解,以分析各因子或各行業的收益情況。
如下圖所示,指數風格因子正收益主要來自低配的市值因子、流動性因子、貝塔因子、波動率因子和動量因子;負收益主要來自超配的賬面市值比因子。

如下圖所示,指數相對於基準超配的有色金屬、鋼鐵、採掘和低配的電子行業貢獻了主要的正收益;指數相對於基準低配的電氣設備、國防軍工、食品飲料、銀行行業產生了主要的負收益。

三、 ESG發展動態
1. 國際組織
ISSB 推出新路線圖工具,幫助各司法管轄區採用可持續發展報告準則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IFRS Foundation)下屬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ISSB)宣佈推出新的司法管轄區路線圖開發工具(Jurisdictional Roadmap Development Tool),旨在支持監管機構和市場參與者在其司法管轄區採用或使用ISSB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準則。
該工具是繼ISSB去年發佈《ISSB準則採納與應用首版司法管轄區指南》後推出的配套實施方案,將指南中的概念轉化為實際應用。工具聚焦四大關鍵決策領域:包括確定採納或應用ISSB準則的監管流程;明確須遵守報告要求的實體範圍;界定可持續發展相關信息披露要求的具體內容;設定要求的生效時間,並評估是否需要分階段或分層級實施。(資料來源:ESGToday)
CDP、EFRAG 版本映射將CDP披露與CSRD氣候報告標準聯繫起來
氣候研究機構兼環境信息披露平台CDP與歐洲財務報告諮詢組(EFRAG)聯合發佈《CDP問題庫與歐盟氣候標準ESRS E1對應關係圖譜》,旨在減輕同時遵循CDP平台與歐盟《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CSRD)披露要求的企業的報告負擔。
CDP與EFRAG表示,該資源將幫助企業降低複雜度、提升報告效率並增強透明度:既能使ESRS1報告方更高效完成CDP披露,也可協助通過CDP平台披露的企業提前適應CSRD報告要求。雙方特別強調在氣候變化減緩轉型計劃、減緩目標設定、範圍1/2/3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及內部碳定價等領域存在高度互操作。(資料來源:ESGToday)
SBTi 發佈新企業淨零標準初稿
科學碳目標倡議(SBTi)——致力於推動企業環境可持續行動與全球氣候目標協同的核心組織之一,正式發佈《企業淨零標準V2》初稿。該標準擬對其現行評估、認證及追蹤企業脫碳承諾的關鍵框架進行升級,以助力實現淨零排放並支持基於科學的氣候目標設定。
新版標準草案的主要更新包括:明確要求設定範圍2目標以促進零碳能源應用;強製大型企業製定範圍3價值鏈排放目標,同時賦予範圍3目標設定更大的靈活性;強化對脫碳進程追蹤與披露的要求;新增引入階段性碳清除目標的可選項。(資料來源:ESGToday)
2. 亞太地區
上交所製定關於進一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行動方案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和中國證監會《關於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實施意見》的相關要求,3月1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製定形成了《關於進一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行動方案》。
《行動方案》圍繞進一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聚焦服務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充分發揮上交所大盤藍籌集聚、硬科技領先、多產品支撐和精準化服務的功能優勢,推動更多要素資源向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等領域集聚,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出16條具體舉措。(資料來源:上交所)
中國標準化協會《企業環境、社會、治理(ESG)績效評價導則》正式實施
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平行論壇「ESG協同創新助力美麗中國建設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論壇期間,中國標準化協會發佈了《企業環境、社會、治理(ESG)績效評價導則》團體標準。此次標準的實施,標誌著協會初步構建起「三位一體」的ESG標準體系。
這套「三位一體」的ESG標準體系採用「1+N」模式。「1」為通則,即信息披露指南、績效評價導則和管理體系建設三個通用標準,為各行業製定自身ESG標準提供參考;「N」代表各行業的ESG標準。其中,信息披露指南指導企業規範披露ESG信息,為行業製定披露標準提供指引;績效評價導則明確各項指標的評估要求、依據及得分標準;管理體系建設標準則為企業提升ESG管理績效提供具體指導。該體系的建立,旨在推動中國ESG標準的發展,助力綠色低碳轉型與美麗中國建設。
《企業環境、社會、治理(ESG)績效評價導則》設置了3個一級指標、13個二級指標、43個三級指標和129個四級指標。在環境維度,涵蓋17個三級指標和56個四級指標,圍繞資源消耗 、汙染物排放及生態環境保護等議題,引導企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社會維度包含13個三級指標和40個四級指標,聚焦員工權益、消費者權益及社會責任,推動企業實現自身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治理維度設有13個三級指標和33個四級指標,針對公司治理結構與機制,助力企業提升治理水平。各行業可根據自身特點,選擇適用的評價指標。(資料來源:人民網)
3. 歐洲地區
EcoVadis推出碳數據交換以實現範圍3排放數據收集
企業可持續發展評級和解決方案提供商EcoVadis宣佈推出Carbon Data Network,這是一個新的數據交換平台,旨在使公司能夠從其供應商處獲得可靠的碳數據。新網絡包含來自超過150000個組織的排放數據,並由EcoVadis的Carbon Action Manager(CAM)範圍3供應鏈參與解決方案提供支持,並為公司提供一系列工具和資源,以建立其碳能力並加速脫碳。(資料來源:ESGToday)
4. 北美地區
高盛推出以可持續發展目標為重點的生物多樣性債券基金
高盛資產管理公司(GSAM)宣佈推出高盛生物多樣性債券基金,旨在投資於有助於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的全球債券組合,以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和修復。
新基金將投資於符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的貼標籤綠色、社會和可持續發展債券,所得款項將用於與生物多樣性相關的項目或活動,以及由收入有助於生物多樣性相關 SDG的公司發行的無標籤債券。該基金針對的具體可持續發展目標包括SDG 6(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SDG 12(負責任的消費和生產)、SDG 14(水下生物)和SDG 15(陸地生物)。(資料來源:ESGToday)
四、食品飲料行業可持續信息披露與表現分析
食品飲料行業是與人類生存發展高度關聯的基礎性產業,貫穿農業種植、原料加工、生產製造、物流分銷等長鏈條環節,具備高耗能、高水耗等特點。食品飲料行業與消費者健康直接掛鉤,產品安全、營養均衡及質量追溯體系直接影響公眾信任。因而食品飲料企業必須平衡規模化生產與生態承載力、短期盈利與長期責任,其可持續轉型不僅關乎行業生存,更是保障全球糧食安全與民生福祉的關鍵槓桿。
當前,全球ESG信息披露標準趨嚴,系統性披露環境與社會績效已成為企業構建韌性、贏得利益相關方信任的必經之路。開展食品飲料行業可持續表現分析,既為識別實踐差距提供鏡鑒,也為探索「商業向善」的創新路徑錨定坐標,對驅動全產業鏈價值重構具有深遠意義。
食品飲料行業上市公司可持續信息披露比例持續上升,整體水平高於全行業平均水平
根據中誠信綠金統計,截至2024年6月30日,2024年度A股和中資港股上市公司共6500家,披露ESG相關報告的公司共3160家,披露比例為48.62%。食品飲料行業A股和中資港股上市公司共161家,披露ESG相關報告的公司共96家,披露比例為59.6%。食品飲料行業整體可持續信息披露水平穩定高於全行業約10個百分點。

ESG報告為食品飲料行業可持續信息披露的主要形式
根據中誠信綠金統計,食品飲料行業可持續信息披露形式有ESG報告、社會責任報告、可持續發展報告,2021-2024年間ESG報告為主要披露形式。2024年ESG報告(包含單獨披露與年報披露)披露比例達到61.5%,其中單獨對外披露ESG報告佔比為78.0%。

白酒二級行業上市公司可持續信息披露比例超90%
根據《申銀萬國行業分類標準(2021版)》,食品飲料行業可分為食品加工、飲料乳品、休閑食品、白酒、非白酒、調味發酵品六個二級行業。截至2024年6月30日,食品加工、飲料乳品、休閑食品、白酒、非白酒、調味發酵品可持續信息披露比例分別為45.9%、55.6%、59.3%、90.5%、76.2%、42.1%。2021-2024期間,白酒行業可持續信息披露比例上升近38個百分點,2024年可持續信息披露比例超過90%,整體表現較優。

五、食品飲料行業ESG評級表現分析
食品飲料行業ESG評級整體相對較優
中誠信綠金依據《中誠信綠金食品飲料行業ESG評級方法》,基於ESG公開披露的信息,對159家A股和中資股上市公司進行了ESG評級。行業整體ESG級別前三分別為BBB、BB及A級別,分別佔比37.1%、35.9%、13.2%,A級別及其以上佔比22.0%。

食品飲料行業社會及治理維度表現良好,環境維度表現亟待提升
從不同維度來看,2024年食品飲料行業環境維度級別前三分別為C、B、BB,合計佔比約85.6%;社會維度級別前三分別為BBB、AA、A,合計佔比約74.8%;治理維度級別前三分別為A、BB、AA,合計佔比約85.5%。社會及治理維度整體表現略優於環境維度,環境維度整體表現偏低。

(1)通過對環境維度下各二級指標的分析發現,食品飲料行業上市公司在環境管理得分較其他議題相對較高,其中環境風險管控得分在50-100分之間,且半數以上公司得分為滿分,環境管理體系得分在15-86分之間,高分同樣佔據半數以上;排放物管理得分整體徘徊在50分以下;資源管理中能源管理、水資源管理得分分別在5-58分、3-49分之間,材料管理得分較低,集中在3分上下,僅個別公司獲得較高分數;可持續發展中氣候風險管理、生態環境保護得分分別在8-38分、3-30之間,綠色發展得分多數為0分,僅極個別公司獲得較高分數。食品飲料上市公司未來在生產過程中需不斷優化排放物管理,促進材料可持續化革新,如包裝材料優先使用可降解生物基塑料等,同時建議在氣候風險等方面深度整合可持續發展,實現綠色價值鏈長久發展。

(2)通過對社會維度下的二級指標結果分析發現,食品飲料行業上市公司的員工責任表現參差不齊,員工發展與溝通得分較高,半數以上公司能夠拿到滿分,員工培訓、職業健康、薪酬福利得分處於中等水平,得分在46-63分、15-79分、37-64分之間,勞工管理得分整體偏低,為19-36分之間;產品責任表現處於中等偏上水平,產品質量與責任管理得分在59-81分之間;安全管理中生產安全得分偏高,在18-77分之間,數據安全得分偏低,在13-56分之間;社會貢獻中就業貢獻得分在30-56分之間,捐贈貢獻得分在0-40分之間;供應商管理與分包商管理中,供應商考核與評價、供應商準入/退出管理異質性較強,得分在13-100分、13-90分之間,供應鏈管理得分在43-100分之間。投資者責任整體得分偏高,債權人責任大多公司獲得滿分,股東責任得分異質性較強,得分在0-80分之間,半數以上公司獲得較高分數。食品飲料上市公司未來需升級職業健康體系,優化薪酬福利,強化安全管理,尤其是數據安全,定期開展網絡攻防演練。社會責任方面建議設立ESG專項公益基金,彰顯公司社會責任。

(3)通過對治理維度下各二級指標得分的深度分析發現,食品飲料行業上市公司在高管行為、內控管理、治理結構與運行等議題指標整體表現較為良好,尤其風控與合規管理、審計情況得分整體較高,基本在85分以上;治理結構與運行中黨建引領得分在0-60分之間,半數以上公司得分在60分;經營行為中的技術創新表現相對較差,得分在15-42分之間,經營風險得分在40-64分之間;發展戰略中戰略規劃得分在45-60分之間,行業競爭力得分在0-80分之間,半數以上公司得分在80分;信息披露得分在28-63分之間。食品飲料上市公司未來應積極發展技術創新,並積極提高治理維度信息披露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



免責聲明:本報告內容旨在進行行業相關探討、經驗交流、模式評述。本報告及其所含任何信息均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衍生品或其他投資工具或任何交易策略的投資依據或建議。本報告中的信息、觀點以及數據有可能因提供日之後的行情或其他因素的變更而不再準確或失效,對任何因直接或間接使用本文內容而造成的損失,包括但不限於因有關內容不準確、不完整而導致的損失,中誠信指數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在遵守中國有關法律與本聲明的前提下,任何機構或者個人可基於非商業目的瀏覽、使用本報告的內容,但非經中誠信指數事先同意,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媒介上予以【非法】轉載。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任婉晴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