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探|城區推1.5萬包機觀光,居民「抽水」「家裡玻璃直抖」

直升機觀光再回上海市中心。
直升機包機15分鐘收費15000元,起降平台百米外便是居民區,有網民「鼓掌」出家門就可以體驗「低空經濟」,也有居民「抽水」投訴太吵了。
5月19日,位於上海中心城區的上海環球港頂樓的直升機轟鳴聲,劃破了黃浦江畔的寧靜。這條15分鐘的低空包機觀光航線,也標誌著上海中心城區首條定製化低空航線正式開通。
5月20日中午,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到上海環球港頂樓看到,現場並沒有直升機停泊。一塊「定製低空航線」宣傳牌標註了價格,3分鐘-15分鐘的飛行根據航線不同,價格從650元-15000元不等。
當天,上海環球港運營方一位負責人在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昨天飛行結束後,已經收到不少附近居民投訴,5月20日上午已經和提供服務的第三方通航公司商討解決之策。

低空遊打卡,居民投訴玻璃直抖
上海這條定製低空航線,宣傳中稱「航線啟航,俯瞰魔都全景,浪漫值拉滿」。
根據現場票務信息,環球港盤旋飛行,單人3至5分鐘650元/人次,包機服務可乘坐5人,3至5分鐘4300元/架次;環球港至陸家嘴空中飛行,單人15分鐘價格為2520元/人次,包機可乘坐5人,15分鐘收費15000元/架次。
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現場還可以提供在停機坪上與直升機打卡拍照體驗,5分鐘收費68元。
5月20日,貝殼財經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進行了電話諮詢,一位莫姓經理表示,該直升機低空航線為定製服務,是環球港商場與第三方通用航空公司合作,樓頂只是一個起降點,直升機並不長期在環球港樓頂停放,而是根據消費者預約,相對固定地安排低空飛行觀光服務。
「目前我們計劃在5月31日至6月2日端午小長假期間安排飛行服務,現在已經有消費者預約,到時候根據大家相對集中的時間統一安排飛行體驗行程。」莫經理表示,一般直升機體驗時間安排在上午10時至下午4點之間。「5月19日是我們首次飛行體驗,已經有很多消費者前來諮詢,目前諮詢比較多的是環球港至陸家嘴的空中遊航線。」
觀光直升機起飛,附近地面居民卻「很受傷」。上海環球港直升機起降點位於上海內環內的中心城區,四周有數十個小區。家住一高架之隔的居民告訴貝殼財經記者,昨天(5月19日)一天都被直升機的起降聲鬧得沒法休息,「起飛降落的時候動靜大,本來我家就是靠高架,已經裝了兩層玻璃,但都擋不住直升機的聲音,玻璃直抖。」
家住華師大一村的朱先生同樣吐苦水,「在中心城區飛直升機起降不知道有沒有什麼規定,噪音影響我們附近居民,可以飛嗎?」
對此,貝殼財經記者採訪了上海環球港運營方,負責人梁先生稱,已經注意到噪音這一問題。「昨天飛行結束以後,我們已經收到了不少附近居民「抽水」,我們也是非常重視的,今天(5月20日)上午,就已經和提供服務的第三方通航公司在商討解決之策了。」
梁先生表示,上海環球港頂樓直升機停機坪早已存在多年,以前主要用於應急直升機起降和航空醫療救援等,此番啟用直升機低空遊服務也是為了發展低空經濟。「我們一定會高度重視噪聲這個問題,及時與附近居民做好溝通和安撫工作,儘可能在發展低空經濟的同時,對附近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直升機遊覽一度叫停,噪聲控制規範待推廣
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早在2015年5月,上海就有公司推出可以俯瞰世博園的直升機遊覽項目,然而短短兩天之後,項目就被緊急叫停。因為飛行路線途經多個居民區,居民「抽水」太吵了。
2024年10月,上海新空直升機有限公司運營龍華直升機場黃浦江陸家嘴低空遊覽項目,家住北外灘附近不少居民也曾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噪聲太大。「週末節假日,白天黑夜不停地飛,飛機開過來的時候我家裡玻璃窗在抖,誰吃得消。」
據瞭解,目前,上海城市低空飛行以傳統燃油直升機為主,該類飛行器在懸停、低速飛行階段平均噪聲常超過70分貝,超過我國《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中對居住區白天55分貝的限值。
有通用航空負責人指出,直升機作為低空經濟的傳統飛行器,本身不適合在大城市人口密集地區進行飛行,一般只能在醫院、救災或人口稀少等特殊場景飛行。相比之下,低噪音、對環境友好的飛行器才能在城市得到廣泛應用。
通用航空業相關人士對貝殼財經記者介紹,由於我國低空空域開放處於起步階段,很多法規和監管部門分工存在盲點。對於噪聲,沒有硬性環評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禁止民用航空器飛越城市中心區上空(除起飛、降落或者依法規定的情形以外),但並未對直升機、eVTOL等低空飛行器的噪聲排放設定具體限值或操作性標準。
不過,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個別城市已經著手出台標準。2025年2月,蘇州在全國率先立項編製地方標準—《低空飛行垂直起降點噪聲控制規範》。該標準明確提出低空飛行器噪聲準入機制與技術規範,涵蓋飛行垂直起降點的噪聲要求、聲屏障設計與實施、航路噪聲控制、智能噪聲監控與管理系統等內容。
據《蘇州市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6年)》,蘇州計劃到2026年建成1至2個通用機場和200個以上垂直起降點,相關噪聲控制標準將為低空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制度保障。
近年來,低空經濟正以萬億級市場規模重塑城市發展格局。工信部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已達6702.5億元,預計2025年將突破1.5萬億元。而上海也在搶灘低空經濟,「射失的」正在逐漸成為現實。2024年5月,上海黃浦江低空夜遊推出,遊客可以乘坐直升機「空中打卡」陸家嘴夜色。同年8月18日,連接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和江蘇崑山城市航站樓的直升機載客航線正式開通,這也是國內首條跨省定點低空載客運輸航線。10月,蘇州吳江至上海虹橋機場的直升機低「拆你屋」駁航線開通。
根據上海市交通委員會規劃,在2027年年底前,全面形成上海市低空公共航路網絡架構,累計劃設低空飛行航線不少於400條。
有低空經濟專家提出,上海需要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維定式。在中心城區,可開發靜音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觀光線路;在居住密集區,採用德國「城市空中交通走廊」經驗,利用河道、高架等既有空間佈局航線。這種精細化運營既守護了城市記憶,又創造了新經濟增長點。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俞金旻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