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嶺48小時內兩名遊客接連被困,北京海澱消防高效救援

新京報訊(記者彭鏡陶)5月17日至18日,北京市海澱區消防救援支隊成功處置了兩起山嶽救援警情,兩名被困人員均安全脫險。新京報記者瞭解到,這兩起救援均發生在鳳凰嶺景區周邊的山區,消防部門提醒市民,登山前要查好路線,不建議攀爬野山,登山時務必做好安全防護。

5月18日,消防救援人員帶著擔架下山。圖源:海澱區消防救援支隊5月18日,消防救援人員帶著擔架下山。圖源:海澱區消防救援支隊

5月17日12時49分,海澱區消防救援支隊接到報警稱,一名男性遊客在下山途中迷失方向。接警後,北安河消防救援站迅速攜帶繩索、急救箱、照明設備、應急食品等裝備趕赴現場。通過與報警人持續溝通,救援人員借助手機定位信息和對山區地形的熟悉,鎖定被困者位於鳳凰嶺景區北線大塊地南50米處的一處陡峭路段。

15時3分,救援人員抵達現場,發現被困者因長時間繞行已體力不支,但所幸身體狀況還算良好。考慮到山區即將進入黃昏,天色將變暗,救援人員立即採取安全防護措施,由兩名經驗豐富的消防員前後護送,利用登山杖探路並清理沿途障礙,沿著一條相對平緩的路徑緩慢下山。整個過程中,救援人員始終與被困者保持溝通,安撫其情緒,最終在1小時內將其安全轉移至山腳,確認無礙後由其自行回家。

5月18日11時42分,北安河消防救援站再次接到報警,一名男性遊客在上山途中不慎滑倒,腿部受傷無法行動。救援人員攜帶繩索、急救箱、多功能擔架等裝備迅速出動,抵達現場後發現,傷者位於海拔600米高的一處陡坡,經初步檢查為腿部骨折,無法自行移動。

由於事發地地形複雜,常規擔架難以使用,救援人員立即用夾板固定傷者受傷腿部,隨後採用多人協作的方式轉運。兩名救援人員在前方牽引繩索探路,另有兩人在後方托舉保護,沿著狹窄的山間小徑緩慢轉移。1小時後,傷者被順利護送至山腳,並移交120急救人員進一步治療。

海澱區消防救援支隊提示:登山前應充分做好準備工作,通過正規渠道瞭解登山路線的詳細信息,避免前往未開發、無標識的區域。登山應結伴而行,並攜帶必要的通訊設備和急救藥品,如衛星電話、應急哨、止血帶等,熟練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識。登山過程中,要根據自身身體狀況合理安排行程,注意觀察天氣和路況,遇到惡劣天氣或身體不適時,應立即停止前進,選擇安全地帶等待救援。如遇緊急情況,務必保持冷靜,第一時間撥打119報警,準確描述所處位置的地形、標誌物等信息,以便救援人員快速定位。

編輯 彭衝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