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海傳》熱播 肖戰談角色:既有復仇的決心,也有人性的柔軟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貞順六年,大雍二十萬大軍出征冬夏。冬夏軍隊潰不成軍,歸降大雍。大雍駐軍冬夏邊境,更在丹歲山南麓修建封禪台,以示威震四海。」隨著旁白聲響起,電視劇《藏海傳》的序幕就此拉開。這部由鄭曉龍總導演,曹譯文導演,趙柳逸編劇,肖戰、張婧儀、周奇、黃覺等領銜主演的原創劇集,一經開播,就引發眾多關注。

劇照劇照

《藏海傳》講述了一個身負血海深仇的少年,十年學藝後化名「藏海」尋找真相,最終報仇雪恨、堅守正義的故事。劇中,肖戰飾演的「藏海」,原是大雍國欽天監監正蒯鐸之子「稚奴」,一夜之間慘遭滅門的他,經過十年隱忍和學習之後,化名「藏海」回到京城尋找真相,憑藉營造技藝和縱橫之術,在朝堂上步步高陞,智博奸佞,最終攜手摯愛朋友守衛國家。

劇照劇照

「驚險、刺激,你能想到的我們都有。」是肖戰對《藏海傳》的精煉推薦。談及對角色的理解,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覺得‘藏海’是一個很難去用一種性格去概括的人物。他是很複雜的一個人,既有復仇的決心,也有人性裡面最柔軟的部分。」在肖戰看來,《藏海傳》呈現的只是「藏海」短短十幾年的人生。「能在短短十幾年就經歷如此多的事情,建立如此複雜的人際關係,然後在裡面遊走,我覺得是很傳奇的。」

劇照劇照

《藏海傳》也是肖戰第一部同期聲古裝劇。為詮釋角色的複雜性,他苦練同期聲。「台詞上面我確實是非常重視,也請了一位台詞老師跟著我全程在劇組裡面。」每天收工回到酒店,肖戰就是看台詞、磨台詞,深入探究古人該如何地將重音分散,在不動聲色之中傳達話語的深層含義,並確保對方能夠領會其意。

劇照劇照

「卜木角已為兇惡,人專諸事並清寧。立早天才惑星共,禾刀四曜有災迍。」第三集被困墓道時,熟讀九星位法的「藏海」指揮大家通過斷骨絛機關鎮定自若,這也是肖戰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戲。「那上面就像現在地板一樣有很多方格,我們要根據方位跳方格,就必須把那些方位說得非常準確,比如你往那兒跳塊磚,西南方向或者東南方向,需要思路非常清晰、準確,然後給別人下指令。」

值得一提的是,這場機關重重、步步驚心的地宮逃生戲,是一鏡到底的無實物表演。劇中肖戰多種情緒的無縫切換,贏得眾多觀眾好評:「肖戰居然能演出眼前瞬間出現一根線時的瞳孔聚焦,太牛了。」「無實物表演感染力超強!絕境與恐懼,此刻都在臉上。」

劇照劇照

戲里,肖戰與「平津侯」扮演者黃覺有不少對手戲。「每一位演員都很好、都很專業,在片場走戲的時候,大家都會有很多新的‘火花’傳出來,包括跟覺哥(黃覺)。我第一次見他的時候,我覺得他本人就是‘平津侯’,他不用說話,穿上戲服站在那兒就有那種威懾力,震懾住了我。」對於張婧儀、周奇的表現,肖戰也肯定道:「我覺得婧儀帶有一種神秘感,會讓人有點看不透的那種感覺;周奇弟弟,他本人跟莊知行這個角色非常貼合,很可愛。」

劇照劇照

肖戰認為,一部精良的作品離不開每一個細節,除了演員的表演,還包括燈光、鏡頭、服化道等。「我記得在定妝的時候,我看到滿牆的定妝手稿,大概有100多幅。我聽說服裝師也做了很多套,所有演員大概有幾百套的服裝,每一套都非常考究。針對朝堂服上面祥雲位置的高低、大小,導演、服裝師就已經討論了很久。」他以「藏海」的一套居家服飾為例,「衣服要怎麼穿,要不要外套,要不要腰帶,腰帶要怎麼系,顏色要怎麼搭配,反反復複換了10套左右。最後出來的是我認為很簡單、很樸素,但又不失搭配、有層次的一個呈現。」

目前,《藏海傳》已更新至10集。有網民評論:「一開場就陰兵複活、鬼璽現世頭皮發麻!」「節奏緊湊,劇情高能。」「期待後續劇情中,他能用更細膩的表演,把藏海從‘棋盤上的棋子’蛻變成‘執棋者’的弧光完整點亮。」

圖據《藏海傳》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