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餘名小學師生在瑞麗邊檢上「思政課」

新京報訊(記者張靜姝 通訊員唐宬堯 高運暢治)5月15日、16日兩天,瑞麗出入境邊防檢查站聯合瑞麗市教體局、瑞麗市第一小學開展了「共築邊境國門防線,守護祖國綠水青山——國歌、國旗、國界、國碑、國門」大思政課教育實踐活動。在瑞麗口岸國門廣場,600餘名師生沉浸式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

活動現場的孩子們,身後就是國門。 圖源:瑞麗邊檢活動現場的孩子們,身後就是國門。 圖源:瑞麗邊檢

當日,全體師生在國門廣場的升旗台前莊嚴肅立,齊聲高唱國歌,為活動拉開帷幕。隨後,孩子們圍在民警身邊,聽民警講述國旗誕生背後的感人故事,從一針一線縫製國旗的愛國情懷,到國旗在邊境高高飄揚的守護意義,讓孩子們深刻理解紅色旗幟承載的使命與榮光。

民警給孩子們介紹出入境證件、貨物查緝手段和證件真偽鑒別方式。 圖源:瑞麗邊檢民警給孩子們介紹出入境證件、貨物查緝手段和證件真偽鑒別方式。 圖源:瑞麗邊檢

「這個棚子就是第一代瑞麗口岸的樣子,而現在在你們面前的國門,是第四代國門……」廣場上整齊擺放著關於瑞麗經貿發展、口岸建設、瑞麗邊檢職能使命介紹等內容的展板,孩子們隨著解說看向展板上的舊照片,通過新舊照片對比與模型展示,民警詳細介紹從簡易通關棚到眼前雄偉國門的四代演變歷程,讓師生們直觀感受到國家發展的磅礴力量。

不僅是國門,在國門上班的移民管理警察在孩子們眼裡也是一個神秘的職業。為瞭解答清楚孩子們的疑問,民警帶著孩子們走進了限定區域,讓他們扮演了出國的「小旅客」,親身體會從進入大廳到走出國門的全過程,近距離觀察移民管理警察如何查驗證件,瞭解快捷通道如何精準驗放旅客,感受了生物採集設備的快速高效。民警還向孩子們詳細介紹了護照、「紅書」等五種常見出入境證件,並簡要介紹了一些貨物查緝手段和證件真偽鑒別方式,教導孩子要遵紀守法。

在中緬81號界碑旁,民警王語嫣蹲下身,指著「1960」的刻字向孩子們娓娓道來,「這四個數字見證了新中國外交史上的里程碑 ——1960年,中緬兩國簽署《中緬邊界條約》,這是新中國成立後與鄰國劃定的第一條邊界線……」

活動結束後,瑞麗市第一小學學校德育主任表示,這種「行走的思政課」將抽像的愛國精神轉化為可觸摸、可感知的生動實踐,真正讓紅色教育入腦入心。

編輯 劉倩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