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坪女高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
5月23日在北京召開
授予890所學校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上榜
這所學校的創辦人
正是「燃燈校長」張桂梅
如果你曾被她的故事所打動
那麼不妨跟我們一起
走進校園
聽一聽華坪女高的故事

這是一所沒有「門檻」的學校
華坪女高創辦於2008年
是全國第一所公辦免費女子高中
自建校第一天起
張桂梅校長便定下規矩
學費、住宿費等全免
只收取少量夥食費
特別是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女孩
即使基礎差,中考分數沒過線
也全部招進來

2021年開學季
一張拍攝於華坪女高的照片感動了千萬網民
照片中張桂梅用貼滿膏藥的手摟著一名女孩
眼中滿是憐愛
照片中的女孩幼年時不幸失去父母
隨舅舅一家生活
報到當天
張桂梅校長對女孩說:
「到女高來了,什麼也不怕!」
一句「不怕」
溫柔而堅定

截至目前
華坪女高已招錄17屆學生
大多數都是來自麗江各縣區大山裡的女孩
這所沒有「門檻」的學校
點亮了她們的夢想與希望

這是一所很「拚」的學校
「快一點,再快一點!」
「跑起來,都跑起來!」
「還有1分鐘,還有30秒……」
這樣的話幾乎每天都在華坪女高不斷重覆著
「喊話」的是張桂梅校長
她總是拿著小喇叭
催促學生們上課、吃飯、睡覺

在華坪女高
師生們的作息是這樣的
淩晨5點30分起床晨讀
晚上12點20分自習結束睡覺
中間除40分鐘的午休外
其他時間都要用來上課、自習
連吃飯都被嚴格限定在15分鐘以內

曾經有從上海來的誌願者提意見
說學生們實在太苦了
睡眠也不足
但張桂梅有自己的道理
華坪女高招收的學生普遍基礎較差
「我們不拿出這樣拚的架勢,
孩子們怎麼和
外麵條件好、基礎好的孩子比?」

在張桂梅的帶領下
華坪女高全體師生奮力拚搏
硬生生地「拚」出了一個「教育奇蹟」
2011年夏天
首屆畢業生一炮打響
這些進校時幾乎都是「線下生」的女生們
高考百分之百上線
還有幾名學生考上了一本
此後的13年里
華坪女高本科上線率、一本上線率
穩居麗江市前茅
共有2000多名女孩從這裏
走出大山,考入大學

這是一所沒有畢業典禮的學校
每年高考
無論身體狀況多麼糟糕
張桂梅總要堅持送考
在她的組織下
華坪女高的送考儀式感滿滿
一大早
貼有「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高考接送車」的
「專車」就駛進校園
統一接考生們趕赴考場
低年級的學生會為學姐們加油打氣
女孩們在教學樓前整齊排開
揮舞著手中的紅扇
「高三,加油!」「高三,加油!」
聲音洪亮,氣勢十足

然而
儀式感滿滿的送考,其實也是送別
一旦最後一科考完回到女高
高三的學生們
就必須即刻收拾東西離校回家
張桂梅校長則會「躲」起來
獨自消化離別的情緒
不願再見女生們
「我們曆來都沒有告別儀式,
不想孩子們悲傷地離開學校,
我不要她們這些眼淚,
我要的是她們信心滿懷,
走向另外一個目標。
祖國哪裡需要,
就上哪裡去。」

這是一所「青春接力」的學校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從華坪女高走出的大山女孩
不僅自己努力成才,在各行各業嶄露頭角
還將這份正能量傳遞給更多的人
這是青春的接力
也是愛與信念的傳承
「服役歸來,向您報到!」
2024年12月
一條女高畢業生回校看望張桂梅老師的影片
引發了數萬網民的關注和點讚
畫面中的呂朝麗是女高第一屆畢業生
12年前應徵入伍,成為一名光榮的女兵
在部隊幾乎年年都受表彰
光榮退伍的她
又堅定地回到華坪
報效家鄉

同樣選擇一身戎裝的
還有華坪女高第十屆畢業生丁王英
2021年
在雲南農業大學讀書的丁王英應徵入伍
奔赴西藏服役
2023年又考入陸軍工程大學通信士官學校
在校期間,丁王英刻苦訓練
連續兩屆參加「精武杯」比武競賽
最終獲得「全能勇士」表彰

近日
放假回鄉的丁王英再次回到母校
向張桂梅老師彙報自己入黨的好消息
張老師取出一枚黨員徽章
戴在丁王英胸前
網民們評論
「這個溫暖的畫面,
讓人真切地感受到了信仰的傳承。」

還有不少女高學生
成為了像張桂梅一樣的人民教師
女高首屆畢業生周雲麗就是其中一個
而且
她任教的學校
就是母校華坪女高!

2015年大學畢業後
周雲麗考取了寧蒗縣城的中學教師崗位
聽說母校缺數學老師後
這個曾經以「走出大山賺大錢」為目標的女生
果斷放棄了縣城工作、放棄了正式編製
回到女高做代課老師
一年後才轉正

為了不讓張老師失望
周雲麗努力精進自己的教學水平
曾經有一整個星期都沒踏出過校門
授課之餘整天備課刷題
現在的周雲麗
已成長為女高的骨幹教師
「孩子們考得好,走得遠,飛得高,
越來越好,
一代人去影響下一代人,
這是張老師的願望,
也是我的願望。」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於群峰之巔,
俯視平庸的溝壑。
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
我站在偉人之肩,
藐視卑微的懦夫。」
校園內
質樸而又直擊人心的誓詞聲聲響起
華坪女高的故事
未完待續

文案:念新洪 範芳鈺
資料來源:
新華社、新華網、麗江市融媒體中心、華坪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