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北京百名人工智能企業家組團來廣西

原標題:

AI賦能八桂 智彙潮湧東盟

「短短兩天的廣西之行,給我帶來許多驚喜。瞭解了很多信息,結交了朋友,還跟廣西具體業務的分管領導無縫對接,收穫很大。」北京博恒千和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EO 徐莉熱情點讚,京桂「人工智能+」創新合作對接會暨人工智能企業廣西行活動乾貨滿滿。

5月19—20日,京桂「人工智能+」創新合作對接會暨人工智能企業廣西行活動在廣西舉行。來自北京的100多名人工智能企業家如約而至,與廣西有關部門、企業、高校、院所親密接觸、熱烈交流,並分組赴南寧、柳州、桂林、欽州、防城港等地探訪,洽談商機。從政策藍圖的精準對接,到產業場景的深度踏勘,再到面向7億人口東盟市場的規劃佈局,當北京的科技基因遇上廣西的向海雄心,一場以人工智能為畫筆的「智聯東盟」畫卷正加速鋪展。

京企入桂 雙向奔赴

一個向海圖強的樞紐——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南A中心),會有哪些硬核內容?

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展示中心效果圖。五象新區(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管委會自然資源局供圖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展示中心效果圖。五象新區(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管委會自然資源局供圖

在5月19日上午舉行的京桂「人工智能+」創新合作對接會上,《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規劃及支持政策》甫一亮相,便成為焦點。

南A中心正在建設的南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中國—東盟人工智能數據中心、中國—東盟人工智能數據跨境服務中心,勾勒出「北上廣研發—廣西集成—東盟應用」的黃金鏈條。

「我們將聯合知名機構建設跨境綜合服務平台,深度參與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中關村發展集團董事長潘金峰當場表態,要發揮集團技術、人才優勢,持續深度賦能京桂科技協同創新。

諸多廣西企業則以「需求清單」回應科技誠意:

南方有色金屬集團希望通過人工智能識別圖像、數據分析等手段,快速準確識別產品缺陷,找出浪費環節,降低能耗。

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提出,通過人工智能賦能,實現西岸陸海新通道一盤棋統籌、一體化管控、一張網運營,激發西江、運河、海港的乘數效應。

生豬一咳嗽,人工智能通過聲音識別就能判斷其是否生病。廣西揚翔集團期盼人工智能在生豬「飼料—育種—養殖—屠宰—豬肉」一體化產業環節中大顯身手。

廣西交投集團更拋出「高速路網+低空物流」的立體交通大模型……這些桂企「曬」出的應用場景,如磁石般吸引北京智譜華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0多家北京企業「亮」出技術底牌——從智慧教育的交互模型到無人駕駛的感知系統,前沿科技與真實需求的雙向奔赴,讓會場熱度持續升溫。

令人欣喜的是,對接會上京桂企業成功「「聯姻」」: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與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建中國—東盟人工智能開源社區聯盟;廣西產業技術研究院與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有限公司共建廣西產業技術研究院具身智能機器人研究所,標誌著京桂合作從意向洽談邁向實體落地。

找準小切口 服務大場景

如果說對接會是現場謀篇,那麼實地調研則是腳下佈局。5月19日下午至20日,北京企業代表在廣西兵分五路,深入南寧、柳州、桂林、欽州、防城港,在車間轟鳴與海浪濤聲中尋找人工智能「落子點」。

智慧醫療,更好嗬護你和家人的健康;智慧旅遊,「劉三姐數字人」全程陪你徜徉八桂美景;智慧農業,讓你從「農業小白」秒變種植專家……北京企業在南寧市的調研,從自治區數據局、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到廣西旅遊發展集團、南寧·中關村創新示範基地……探尋「人工智能+」讓生活變得更美好的應用場景。

人工智能在汽車、鋼鐵產業的應用如魚得水,讓北京企業興奮不已。在柳州,上汽通用五菱的全球首個「島式」精益智造工廠車間里,易智唯思(北京)智能公司聯合創始人金虓找到合作點:「我們有‘AI質量工程師’服務,可以幫助企業收集分析生產製造流程數據,實現優化提升。」

「22年前,我來過柳工開展生產線自動化控制設計方面的服務。我的企業目前聚焦人工智能方面工業數據大模型的開發,希望能繼續與柳工等柳州企業合作。」北京中關村科金公司總裁喻友平期待續寫當年合作情緣。

「我們實驗室已在通用型集群機器人平台、嗅覺相關應用研究、智能家居等多個領域開展工作,希望跟桂林企業進一步深入交流。」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相關負責人郭子淳在桂林調研時看好當地高校資源和人才基礎。

迎著輕柔的海風,北京企業代表在欽州、防城港考察向海圖強的商機。

作為全國首個海鐵聯運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北部灣港欽州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佈局了許多東盟國家的航線,但智慧碼頭的豐富內涵亟待挖掘。華誼欽州化工新材料一體化基地的「智能+製造」融合也有待優化升級。

「欽州在碼頭調度、化工生產方面,數字化、智能化的變革很迫切。」北京瑞萊智慧公司AI治理研究院院長張偉強表示,用AI大作文章,可以為企業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在防城港市廣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防城港核電火熱的生產一線,調研代表與企業深入交流人工智能機器人如何進一步優化自動化作業流程,讓生產更高效、更安全,提升管理與決策水平。

達觀數據有限公司商務合作高級總監黃紅波針對防城港企業的需求,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達觀數據與防城港企業在辦公流程優化、產業數據處理、決策支撐等方面有著諸多契合點,有望共同推動產業智能化轉型。

「在鋼鐵熔爐旁談AI溫控,在集裝箱碼頭上聊智能調度,這種一線調研,讓技術找到了真正用武之地。」北京市相關負責人說,將主動迎接科技革命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智聯東盟 合作共贏

通過此行,北京企業家對廣西「打開門就是越南,走兩步就到東盟」的獨特價值有了更直觀的認知——南寧至河內網絡時延將從107毫秒壓縮至18毫秒的通信基建,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的數字經濟新規則,廣西設立的100億元人工智能產業基金政策「紅包」,共同構成了人工智能出海的黃金通道。

「這裏是數據‘走出去’的最短路徑,也是技術‘紮下根’的最佳柱蠆式。」北京九章雲極科技公司董事長方磊的判斷,道出了企業共識。

如何運用「AI+中國—東盟跨境旅遊應用場景」,追尋詩與遠方?廣西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容賢標認為,需盡快研發中國—東盟文旅行業大模型,開發中國—東盟文旅應用智能體,建設中國—東盟文旅知識語料庫。北京人工智能企業有技術、人才、平台等優勢,可以優勢互補,合作開展人工智能技術孵化、應用、出海服務。

「目前,柳工的海外業務已經達到集團營收的一半,期待與北京人工智能企業家攜手破解小語種服務瓶頸,讓工程機械出海更順暢。」柳工全球研發中心數字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孫帥說。

科大訊飛相關負責人表示:「廣西積累了海量的東盟語料資源,可以為人工智能模型訓練提供優質數據基礎,我們計劃搭建多語言數據平台,為人工智能模型訓練‘喂飽’優質數據。」

從政策到場景,從技術到市場,當人工智能的數字洪流奔湧南下,與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的開放海潮交彙相擁,這場始於京桂的技術握手,必將激盪出中國—東盟智慧合作的新藍海。

(統稿記者 李新雄 采寫記者 付瑋燁 唐紹怡 馮源 楊康 黃海健 李彬華 通訊員 黎霞 高麗紅)

報紙版面截圖。報紙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