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毛毛蟲」更多?易生蟲為何種國槐?最新回應來了
近日有北京市民表示,在街上看到很多綠色肉蟲子,似乎比往年多。記者從北京市園林綠化資源保護中心獲悉,網民反映的蟲子為國槐尺蠖(huò),幼蟲俗稱「吊死鬼」,目前其正處於幼蟲期。全市已經採取了防治手段,從目前監測來看,其發生程度和往年相當。
北京主推生物防治手段,實現「有蟲不成災」
據北京市園林綠化資源保護中心綜合防治高高長袁菲介紹,國槐尺蠖幼蟲俗稱「吊死鬼」,以常吐絲懸垂而得名,通常國槐、龍爪槐等樹種上居多。國槐尺蠖幼蟲經常爬到樹上吃葉子,這種暴食性害蟲有時會把葉片吃光。
每年5月,國槐尺蠖處於幼蟲期,部分地區會出現危害,但北京總體數量不多。「國槐尺蠖在北京是常發性的害蟲,局部地區會有少許擾民現象,比如其吐絲吊在樹上或者在地面上拱來拱去,就是大家所說的毛毛蟲,會讓人覺得討厭或者害怕。但沒有在大面積區域發生嚴重蟲害。」袁菲說。
北京也採取了相應的防治措施。比如在國槐尺蠖卵期釋放其天敵赤眼蜂,赤眼蜂會吃國槐尺蠖的卵;以及在其幼蟲比較多的區域,噴灑無公害藥進行防治。5月底到6月初,幼蟲會下樹,鑽到淺土層或在石塊下化蛹,蛹期大概十幾天后,它們就變成蝴蝶狀的成蟲。成蟲有趨光性,所以通常使用殺蟲燈進行誘殺。
袁菲介紹,目前從市級、區級監測點的監測情況來看,國槐尺蠖發生程度處於正常範圍內,不存在哪個區突然增多的情況。「蟲子也是生物鏈的一部分,我們主推生物防治手段,比如以蟲治蟲,通過自然調節達到生態平衡,實現‘有蟲不成災’。」
此前也有市民反映小區樹木上出現了很多草履蚧。袁菲說,草履蚧的數量今年也並未較往年有所增加。防治通常使用防蟲膠帶對樹木進行「圍環」,蟲子爬到防蟲膠帶的位置時,由於膠帶比較滑,難以越過,所以會在膠帶附近聚集,此時便於集中清理。
她表示,市民如果發現小區蟲子比較多,可以聯繫物業,社區以外的可以聯繫街道。各區林保部門也會加強監測和技術支撐。
易生蟲為何還種國槐?專家:樹冠大樹形好適應性強
有網民想瞭解,既然夏天會生蟲子,為何北京要種植這麼多國槐?
北京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工趙世偉表示,國槐對北方的各種環境都比較適應,是非常優秀的鄉土樹種。「櫟樹、油鬆、白皮鬆等樹種在山裡長得好,但在城里長不好,因為怕熱。槐樹對城市環境適應性特別強,比如在熱島效應、空氣汙染等環境中,它們也比較容易生長。」
另外,國槐的樹冠非常大,樹蔭特別濃,在炎炎夏季可以為行人提供更加涼爽的環境。同時,國槐這種落葉樹種在冬季樹葉脫落,使人們可以沐浴陽光。國槐的枝幹直立,樹形好,在北京的古樹中,國槐是很重要的樹種。
趙世偉表示,一個樹種不可能只有優點,生蟲是國槐的缺點之一,但採取手段防治並不困難。「自然界中有蟲子,鳥類就有食物,蟲子是生物鏈中的一環。」他認為,在有限的範圍內,人們應該與包括昆蟲在內的各種生物和平共處。
「另外,曾經有人不喜歡槐樹,是因為國槐尺蠖有「吊死鬼」的別稱,覺得碰到了不吉利,相反比較喜歡「金龜子」這類昆蟲。其實,昆蟲的名字或別稱都是人起的,並無相關含義,這需要從思想上進行轉變。」趙世偉說。
■鏈接:林保部門電話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白爽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