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解讀「通報沒提黃楊鈿甜耳環真假」:調查剛開始、尚未完成,有必要公佈結果

來源:九派新聞

近期,演員黃楊鈿甜佩戴230萬元「天價耳環」事件引發熱議。

5月22日,雅安市聯合工作組發佈關於網絡反映黃楊鈿甜「天價耳環」涉雅有關問題核查進展情況的通報,但通報未針對公眾關心的「耳環真假」問題進行回應。這是為何?在後續調查中,官方還會回應耳環真假嗎?5月24日,據現代快報報導,北京市高朋(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陳凱進行瞭解讀。

「天價耳環」是這起事件的導火索,其真假、價值幾何、來源是否合法,是公眾關心的核心問題。那麼,此次雅安市聯合工作組的通報中為何沒有提及「耳環真假」?

陳凱認為,在這起事件中,黃楊鈿甜並非公職人員,對於其所佩戴的首飾,在有證據證明其來源有問題的情況下,要通過對她父親擔任公職期間是否存在違紀違規行為進行調查,看是否涉及到這個耳環,才能間接地對耳環進行進一步的調查。

在5月22日雅安市聯合工作組的通報中,工作組已經發現楊某在雅工作期間涉嫌違規經商辦企業問題,在參加公開招錄公務員考試和工作期間涉嫌故意隱瞞違法生育二孩問題。監察機關對於楊某涉嫌違法違規的問題,已經進行了立案調查。

「這表明,此次調查才剛開始,尚未完成。這次通報是對正在調查中的案件的階段性進展說明。」陳凱表示。

陳凱介紹,如果在後續的調查中發現耳環為正品,且與楊某有關的話,楊某需要對該巨額財產的來源進行說明,比如,是任職公務員期間獲得的,還是在辭職後通過合法經營獲得的。如果能夠證明該耳環是通過合法收入獲取的,這個財產就是受法律保護的。

在這起事件中,黃楊鈿甜父親楊某曾經的任職經歷,讓這件事情涉及了公職人員以及社會廣泛關注的貪腐問題,公眾對事件的知情權是核心訴求。調查結果的公開有助於回應社會質疑,避免謠言擴散,維護公共信用。「在這起涉及公共利益或公職人員的事件中,調查部門有必要公佈後續的調查結果。」陳凱認為。

此前報導:

5月11日,黃楊鈿甜在小紅書上分享成人禮照片。照片中,黃楊鈿甜佩戴的耳環被指認是奢侈品牌GRAFF經典系列,公價約230萬元。

大量網民認為,2007年出生的黃楊鈿甜,作為年輕演員,不應該有如此高的消費水平。

5月14日,有網民就此事發文,稱黃楊鈿甜父親曾是雅安的公務員,負責招投標工作。對此,不少網民質疑「父親是公務員,家庭收入不應該這麼高」。

5月22日,新華社官方發文:雅安市成立由紀檢監察、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工作組,對其父楊某在雅安工作期間及其涉雅的有關情況進行核查。

楊某於2011年4月被錄用為雅安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支隊(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2014年9月,借調至雅安市投資促進局(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工作。2015年1月,調入雅安市投資促進局下屬科級事業單位雅安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工作。2017年2月,楊某以夫妻長期兩地分居、無法照顧小孩為由,向雅安市投資促進局提出辭聘申請。2017年3月,雅安市投資促進局按程序與其解除聘用合約。

經核實,楊某在雅工作期間未經手災後重建項目招投標,未涉及災後重建資金審批管理和慈善捐款。

楊某在雅工作期間涉嫌違規經商辦企業問題,在參加公開招錄公務員考試和工作期間涉嫌故意隱瞞違法生育二孩問題。對涉嫌違法違規問題,監察機關已立案調查,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