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無錫:從「文化共鳴」到「文旅共贏」,讓世界看到江南之美

18日,泰國曼穀詩麗吉王后國家會議中心內墨香氤氳,太湖景·絲路情「一帶一路」名家太湖畫作展在此拉開帷幕。41幅由中國藝術家創作的無錫景主題畫作,以水墨與油彩的碰撞,將江南的靈秀山水「搬」至湄南河畔。這場展覽既是中泰建交50週年的文化獻禮,也是無錫文旅對外交流的又一里程碑,無錫正以「走出去、引進來」的步伐,為入境遊發展注入新動能。

從文化共鳴到文旅共贏

「這些畫里的亭台樓閣,讓我想起曼穀的鄭王廟,東西方建築的美學是相通的。」泰國遊客在展覽現場感慨。這場跨越山海的對話始於2023年。當年4月,泰國江浙滬總商會代表團訪錫,被惠山古鎮的祠堂群震撼;6月,無錫市文旅集團在曼穀舉辦推介會,以「我在無錫等你」為主題,將黿頭渚櫻花、清名橋夜景與無錫排骨的香氣一同打包「出海」,當場與泰國旅行社簽訂客源互送協議。

中泰免簽政策的落地更添一把火。2024年3月起,兩國公民可免簽停留30天,無錫機場直飛曼穀航線隨即加密至每週5班。負責無錫入境遊的飛揚旅行社金維江表示,那段時間泰國遊客來錫的旅行團特別多,一個月來了7個旅行團。今年「五一」假期,無錫空港口岸入境外籍人員同比增長24.7%,其中泰國遊客佔比顯著提升。

據悉,泰國遊客喜歡惠山泥人製作、宜興紫砂壺拉坯等非遺技藝短影片。在去年5月來無錫旅遊的泰國大學生小婉對於「無錫」二字尤為喜歡,「這個城市的名字和它的風景一樣美!」無錫市文旅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不僅輸出風景,更搭建情感橋樑。」

從江南美學到世界語言

近年來,無錫文旅持續實施文旅品牌海外推廣,以無錫獨特的山水資源和文化底蘊為橋樑推動文旅資源「出海」,進一步擴大「國際朋友圈」。去年,在東京銀座畫廊,範迪安筆下的黿頭渚櫻花與葛飾北齋的浮世繪同牆展出,日本觀眾山田驚歎:「原來江南的柔美與富士山的壯麗可以如此和諧。」

2024年7月,第38屆全國荷花展新加坡分會場開幕,無錫選送的「太湖紅蓮」「江南春」等品種與新加坡國花卓錦萬代蘭同池綻放。這場以花為媒的展覽,促成無錫與新加坡旅遊局簽署「雙園聯動」協議。

2024年的米蘭設計周中國周上,無錫蠡湖渤公島生態修復項目榮獲「年度生態景觀有機更新案例獎」。獲獎後,無錫文旅迅速推出「生態藝術之旅」,邀請國際設計師實地探訪渤公島,將生態智慧轉化為可複製的文旅產品。

從匈牙利櫻花節到澳州文旅推廣中心,從德國招商推介會到香港「雙灣融合」計劃,無錫文旅的全球佈局已形成「東西呼應、南北聯動」的網絡。

在社交媒體時代,無錫更以「Hi, Wuxi」為標籤,在臉書、Twitter發佈200餘篇圖文影片,收穫148萬次全球點擊。正如外國旅遊博主尼納特發佈的帖子:「無錫正在重新定義中國城市的國際表達。」

從數字增長到文化認同

2025年「五一」假期,無錫交出一份驚豔的「國際成績單」:入境遊訂單量同比激增62%。記者18日從無錫市文廣旅遊局獲悉,1到4月,無錫接待入境過夜遊客量11.54萬人次,同比增長25%;實現旅遊外彙收入15040.92萬美元,同比增長11.1%。而240小時過境免簽、離境退稅「即買即退」等政策,讓無錫成為長三角入境遊樞紐。南韓遊客金敏浩從上海入境,用免簽政策「順路」遊覽無錫:「在黿頭渚坐纜車看太湖,比明信片還震撼!」

隨著「一帶一路」文旅黃金線路的織就,無錫不再只是地圖上的坐標,而是全球旅人心中「最江南」的詩意符號。「無錫引力」何在?答案藏在細節里。無錫文旅推出「非遺手作體驗官」「江南園林建築師」等沉浸式項目,讓外籍遊客在惠山古鎮學做油麵筋,在薛福成故居繪製彩繪玻璃。拈花灣推出機器人禪茶師表演,成為海外博主爭相拍攝的「網紅項目」。英國遊客露西在社交媒體寫道:「無錫的古老與未來,在同一個畫面里共存。」無錫空港口岸增設多語種標識,景區提供英語、日語、韓語導覽服務,酒店推出「江南早茶+西式早餐」雙拚菜單。

目前,無錫入境遊正從「觀光1.0」向「深度體驗2.0」迭代。阪急旅行社與無錫簽約的2萬人次高端客源協議中,60%為文化研學團隊;維京遊輪首次將無錫納入「長江之旅」航線。正如南韓博主@金三歲在黿頭渚直播時所說:「無錫的美,需要你放下攻略,用眼睛去發現,用心去感受。」(瓔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