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100|千年大運河如何「流」向未來?

0:00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Transparency

Opaque

Semi-Transparent

Transparent

Transparency

Transparent

Semi-Transparent

Opaque

ResetDone

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北上》,你追了嗎?這部劇透過「花街小院」的故事,展現了運河的歷史變遷,描繪了一幅充滿煙火氣的運河人家生活圖鑒。位於江蘇淮安清江浦區的花街,就是劇中「洪淮市花街」的原型。電視劇的熱播也帶火了這條老街,不少人慕名而來,打卡《北上》同款油端子,沉浸式感受運河邊的風土人情。

2500多歲的大運河不僅是一條漕運通道,更是一部流動的文明史詩,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與情感,是中國重要的文化符號之一。《北上》熱播的背後,正是來源於人們對運河文化深深的情感與認同。

我國的文化遺產豐富多樣,每一處古蹟、每一條河流、每一段歷史,都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截至2024年底,我國共有59項世界遺產;共有44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建立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協調機構,建立文化遺產保護督察制度,推動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和統一監管。構建中華文明標識體系。

2024年12月27日起,由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出品,現代快報+製作推出的「學習100」第三季——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短影片上線。本集主題聚焦構建中華文明標識體系,跟著本期課代表——淮安市清江浦區閘口街道花街社區社區工作者胡迪,一起來學習。

出品: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製作:現代快報+

(感謝中共淮安市清江浦區委網信辦提供拍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