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啟航計劃」實施五週年,鼓勵更多學生投身欠發達地區教育
如何培養一批優秀的學生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從教?如何打通從教者的職前職後教育?一系列強師計劃如何推動畢業生穩定就業?6月6日,「四有」好老師「啟航計劃」(簡稱「啟航計劃」)實施五週年工作研討會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會上,校友代表從不同層面分享了心得感受,與會專家學者對「啟航計劃」未來的改進思路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討。
新京報記者會上獲悉,針對2025屆畢業生,北師大開展教育類雙選會3場,單位200餘家;開展教育類型招聘活動600餘次,提供崗位1萬餘個,精準搭建基礎教育就業平台。

學生們從大山中走出,將回歸家鄉助力更多孩童
2020年,北京師範大學發起設立「四有」好老師「啟航計劃」,多舉措鼓勵引導更多優秀畢業生到基礎教育領域就業,尤其是到中西岸和基層一線任教。
北京師範大學黨委書記程建平肯定了過去五年「啟航計劃」為中西岸地區輸送優秀師資、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取得的成績。他強調,站在五週年的新起點,要以更高站位、更實舉措推動「啟航計劃」提質增效。未來要加強宣傳引導,不斷擴大「啟航計劃」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強化資源籌措整合,凝聚多方合力;精準聚焦校友需求,不斷完善職後支持體系;搭建「啟航計劃」校友建言獻策的平台,助力母校不斷提升師範人才培養質量。他指出,要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凝心聚力、開拓創新,讓「啟航計劃」成為推動中西岸欠發達地區教師隊伍建設的「強引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壓艙石」,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劉顯濤是首屆「優師計劃」畢業生,他來自貴州遵義,從貴州大山走出的他即將前往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茶城高級中學任教,「即將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帶著教育興邦的初心啟航。」劉顯濤介紹,在和學者學姐的交流中,他瞭解到,目前縣域教育還面臨留守兒童佔比高、學生教育基礎薄弱、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凸顯等問題。他希望在後續的職後發展中,可以通過「啟航計劃」的之後幫扶,進一步得到長效支持,例如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技術在縣域教育的實際運用、學生心理問題疏導、家校溝通等方面的培訓,在交流合作中挖掘更多職業發展機會,實現從新手教師到專家型教師的蛻變。
「我出生於廣西融水的一個小鄉村,幼兒園是在村口上的,小學就讀於鎮中心小學。進入中學後,我日漸感受到教育的差距,鄉鎮來的學生,甚至連26個字母也沒學過,身邊有相似背景的朋友,或早早輟學步入社會,或是組建了自己的家庭,憑著老師的鼓勵和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從大山中走出,一步步來到北師大。」北師大歷史學院2021級本科生韋宇少回憶道。因為有著這樣的經歷,她在大學中瞭解到「啟航計劃」後,認為自己也要為基礎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如今,韋宇少已經簽約至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中學,即將成為2025屆「啟航計劃」中的一員,她希望自己能夠在政策的指引下不斷成長,早日成為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讓自己成為更多孩子走出大山的助力。「我的家鄉總有人要離開,也總有人要回去,我在北師大見到了更廣闊的天地,知道了我就是要回去的那個人。」韋宇少說道。
專家建議加強校友教育研究能力提升的指導與培訓
記者瞭解到,不僅支持學生走進欠發達地區的課堂上,「啟航計劃」還支持對欠發達地區的已有教師進行賦能培養。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2020屆畢業生李玉偉便是受益校友之一,如今,他已經在北京師範大學克拉瑪依附屬學校——一所位於祖國西北邊陲的附校工作五年之久。「時至今日,我還記得專家老師在德育講座中說:班主任是救火隊員,而不是拱火者,這些教育智慧到今天仍激勵我不斷前行。」李玉偉說道。
李玉偉感謝了「啟航計劃」對他在入職後的持續培訓,比如,他通過主題為「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引領我成長」的讀書活動,被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的教育觀深深影響;在「啟航計劃」青年教師成長工作室活動中,不斷打磨自己的授課思路。「在母校和老師們的關心下,我在各級各類比賽中斬獲省級一等獎、市級一等獎多次,併成功獲得市級‘青驕教師’榮譽稱號,為邊疆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李玉偉認為,教師不僅是授業者,更應該是學習者,而且是終身學習者,「啟航計劃」恰好為祖國各地的校友提供了又一個系統學習的機會。他希望母校能給祖國各地的校友提供更多線下交流、學習和比賽的機會,為師大校友的職後發展保駕護航。
2024屆「誌遠計劃」畢業生頡一群現任教於甘肅省通渭縣第一中學,如今擔任班主任和語文教師已有一年的時間。她記得剛工作的第一學期,由於地方財政吃緊,薪金一直等到今年1月才發放,這期間,多虧了母校在畢業之際發放的「啟航計劃」獎勵金,解決了小老師們初入職場的燃眉之急。「今年冬天,我們還收到了母校寄給我們的羽絨服禮包,心裡說不出的感動。」頡一群介紹,不僅如此,為了幫助學生們提升縣域從教能力,去年11月,北師大校友會的老師們還到通渭設立了「啟航計劃」青年教師成長工作室,進行一對一指導。
與會專家就「啟航計劃」政策優化路徑、職後發展支持工作改進舉措、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構建等議題進行交流研討。國家總督學顧問、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龐麗娟建議進一步加強「啟航計劃」校友教育研究能力提升的指導與培訓,根據教師發展不同階段實施持續深度指導幫助,助力「啟航計劃」校友成為教研主任、教育行政管理幹部等,深化校地合作,推動「啟航計劃」畢業生納入地方幹部隊伍培養等。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張誌勇,從持續深化教師職業價值認同感、依託「啟航計劃」雙向賦能教師職前教育和職後專業發展、在中西岸縣域支持成立校友「專業成長社區」三個方面提出建議。
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褚宏啟指出,要進一步提升教師教育專業化水平,構建職前職後一體化的培養體系,系統提升「啟航計劃」校友專業發展水平。北師大教育學部副部長桑治萑認為,要進一步優化升級「啟航計劃」相關政策,探索與地方師範院校聯建青年教師成長工作室,利用AI技術為「啟航計劃」校友成長提供個性化畫像,全面提升「啟航計劃」的服務效能。
新京報記者 劉洋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