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多一度|今晚記得抬頭看 北半球限定版「最低滿月」現身天際
6月11日晚,本年度「最低滿月」將現身天宇,不少網民稱之為「草莓滿月」。據悉,「草莓滿月」 是六月份滿月的別稱,這個說法源於美洲原住民文化象徵著時值野生草莓的採摘時節。

圖片來自IC Photo
今晚(6月11日),北半球的公眾將看到一輪今年離地平線最近的「草莓滿月」,屆時,月亮將呈現出微紅色。

什麼是年度「最低滿月」?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紹,月亮繞地球公轉的軌道稱為白道。每個月,月亮沿白道「走」一圈,其地心視赤緯隨之變化,這意味著它在天球上的位置會不斷髮生改變。「類似於地球上的緯度,赤緯相當於標記天體在天空中位置的‘南北身份證’。月亮每月運行時都會經過最低赤緯處,只不過每次對應的月相各不相同,當月球運行在白道最低赤緯附近,且月相恰巧為滿月時,年度‘最低滿月’就可能出現。」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6月11日的「草莓滿月」將出現在2006年以來在天空中位置最低的地方,月球與地平面的夾角還不到21度,這種現象每18.6 年發生一次。也就是說,這種罕見的天文現象直到2043年才會再次出現。
報導稱,當月球靠近地平線時,其反射到地球的光線需穿過更厚的低空大氣層。短波長的光(如 「藍光」)會被散射,而長波長的光(如紅光)能到達我們的眼睛,這會使月球呈現微紅色 ,看起來就和日落差不多。
「最低滿月」為何通常出現在夏季?
從季節來看,太陽和滿月的赤緯高度變化規律相反,因此一年中的「最低滿月」通常出現在夏季。「夏季的滿月與太陽黃經相差180度,位於南半球的黃道附近,赤緯度較低,因此從地球上看,月亮的位置也較低。」王科超說。
此次滿月觀感上會有什麼不同?有網民提到「彷彿低垂地懸在地平面上」「午夜推窗,月光盈滿於室,有種別樣的靜謐」,有專家表示,每個月的滿月那天,月亮都會東昇西落橫跨天空。不過,這個過程中,月亮在天空中的最高點不同。這個最高點,被稱為上中天。雖然這次滿月角度最低,但對於大眾來說,幾乎感受不出來。
十五賞月VS十六賞月
你會選哪天?
在我國的傳統曆法——農曆中,「月份」即依據月相而製定。月相,就是從地球上看,月球在不同日期呈現的不同相貌。

月相變化週期的起點是一個具體時刻,叫作「朔」。這時月球和太陽的地心視黃經相等,從地球上看,它們的位置幾乎重合(實際上,此時看不到月球,它被完全淹沒在太陽的光芒里)。從一個朔到下一個朔,之間的間隔就是農曆的一個月。大約在這一個月的中間,會出現一次滿月。滿月也對應一個具體的時刻,稱為「望」。由於包含了「朔」和「望」這兩個重要節點,因此農曆的月被稱為「朔望月」,一個「朔望月」平均29.53天。
你知道嗎?滿月並不一定剛好出現在農曆十五。從統計上來看,十五的月亮在「十六圓」的概率確實是最高的,在少數特殊情況下,滿月可能會比預期「提早」一天,在農曆十四就出現,或者「延遲」至農曆十七才圓滿呈現。
據悉,6月11日對應的農曆日期是五月十六,此次滿月時刻為當天香港時間15時44分,此時月亮與太陽的地心視黃經相差180度,距離地球約40萬公里,北半球的公眾會看到它處於較低位置。
據上海天文館消息,2025年共有12個新月12個滿月,沒有發生一個月份里有兩個滿月(藍月)的現象。2025年的超級月亮將會發生在11月5日,香港時間是晚上的9點,觀賞指數很高。

整合自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微信公眾號、上海天文館微信公眾號、新華社、央視新聞等
編輯 馬浩歌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