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院第一股」美麗田園加速跑馬圈地,去年淨利潤增速大幅放緩

收購廣州奈瑞兒70%股權嚐到「甜頭」後,美麗田園在外延擴張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6月10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獲悉,美麗田園醫療健康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麗田園」)發佈公告,其全資附屬公司廣州美麗田園健康研究有限公司與奈瑞兒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訂立股權轉讓協議,計劃進一步收購廣州奈瑞兒20%股權,總代價為1億元。收購事項完成後,美麗田園持股比例將提升至90%,廣州奈瑞兒仍為美麗田園的非全資附屬公司。

走上「買買買」之路,去年3.5億元收購廣州奈瑞兒70%股權

美麗田園的發展起步於傳統的生活美容業務,1993年7月其首家門店在海南成立;2011年起,美麗田園開始通過第二個品牌「秀可兒」提供醫療美容服務,主營輕醫美;2016年11月,美麗田園參與對美容服務品牌「貝黎詩」的戰略投資;2018年,通過「研源」品牌提供亞健康評估和干預服務。

通過收購整合,美麗田園業務得以迅速擴張。2023年1月,該公司正式登陸港交所主板,頭戴「美容院第一股」光環。上市首年,美麗田園的業績表現亮眼——營業收入達21.45億元,同比增長約31.2%;淨利潤同比增長108.2%至2.3億元。「收入提升帶來的規模效應和持續優化的業務結構推動公司整體盈利水平提升」,美麗田園表示,報告期內,其毛利率由2022年的43.9%提升至45.6%,淨利潤率增長至10.7%,較上年同期上升4個百分點。

上市第二年,美麗田園便將外延併購的目光移向業內「二把手」奈瑞兒。

2024年3月26日,美麗田園宣佈擬以3.5億元收購廣州奈瑞兒70%股權,後者直接經營奈瑞兒品牌,同時開展奈瑞兒品牌特許經營業務。交易涉及的主要資產為88家門店,其中,包括80家美容門店、6家醫療美容門診和2家中醫診所,均為奈瑞兒的核心優質資產。

彼時,美麗田園方面稱,奈瑞兒是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二的美容品牌,「此次收購的優質門店2023年收入規模為5.14億元,淨利潤3339萬元,預計交易達成後,公司活躍會員基數將得到極大擴充,市佔率也將得到顯著提升。在收購項目並表後,將進一步增厚公司的營收與利潤。」

隨著收購於2024年7月完成,廣州奈瑞兒成為美麗田園非全資附屬公司。隨後,美麗田園又通過特許經營的方式,將奈瑞兒賸餘的幾十家門店納入麾下。數據顯示,2024年下半年,奈瑞兒實現直營客流23.3萬人次,貢獻營業收入2.87億元,淨利潤超2500萬元。

事實上,自上市以來,美麗田園的投資收購動作頻頻。據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不完全梳理,2023年5月,該公司投資成都幽蘭品牌;同年6月,美麗田園收購三家湖南長沙加盟門店,8月又收購杭州妍工房,以進一步加強在這兩個區域的佈局。據「美麗田園投資者關係」微信公眾號去年發佈的信息顯示,過去十年,美麗田園完成超20起收併購交易。

「當前行業正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與洗牌,在此背景下,美麗田園主張因時而變的發展策略,緊抓行業整合的黃金機遇,實現從內生增長到‘內生+併購’雙輪驅動的戰略轉型」,該公司在2024年年報中稱,未來將繼續拓展行業整合機會,橫向擴大美容會員基數,縱向探索供應鏈上遊護膚品牌收購或合作機遇。

去年淨利潤增速大幅放緩,研發費用率僅1.4%

一路不停外延擴張的美麗田園也迎來了一些挑戰。2024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收入約25.72億元,同比增長19.9%;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9.7%至2.52億元。儘管營收與淨利潤實現雙增長,但同比增速卻較2023年同期的31.2%和108.2%大幅放緩,淨利潤率也降至約9.8%。

圖/美麗田園年報截圖圖/美麗田園年報截圖

即便業務範圍廣泛,美麗田園的主要收入來源仍為美容和保健服務。過去一年,其美容和保健業務收入達14.4億元,同比增長20.9%,在總收入中的佔比為56.1%,其中,美容和保健直營門店到店客流為140萬人次;醫療美容業務方面,實現收入9.28億元,同比增長9.1%,但收入佔比由上年同期的39.7%降至36.1%;亞健康醫療業務收入約2億元,在總收入中的佔比為7.8%。

對於去年營收與淨利潤增速下滑的原因,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通過郵件採訪美麗田園,截至發稿,未收到相關回覆。

此外,美容行業普遍面臨高獲客成本的挑戰,美麗田園的核心客戶群體定位高端女性,對營銷及品牌投入的要求更加嚴格。由於收併購帶來的銷售及營銷人員增加、客戶資源攤銷金額增加等因素,去年美麗田園的銷售開支同比增長了22.2%至4.62億元,其中,推廣及營銷相關開支5107.3萬元,同比增長15.7%,美麗田園指出,該項費用包括支付給第三方營銷服務商及代言人的服務費,用來推廣公司旗下品牌及獲取新客戶。

把投入重心放在銷售上的美麗田園,在研發方面的支出顯得有些不足。2024年年報中,該公司多次提到數字化的重要性,並稱「將利用長期投入數字化所積累的優勢,聚焦AI技術在‘美與健康’領域的應用場景創新,推動智慧美業解決方案的研發落地,優化公司運營決策機制。」但報告期內,美麗田園的研發開支為3600萬元,上年同期這一數字為3400萬元,同比增速僅5.88%。此外,其研發費用率約1.4%,與17.96%的銷售費用率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

值得關注的是,美麗田園旗下公司曾多次遭到行政處罰。例如,2019年12月,上海秀可兒門診部有限公司因「未按照醫療器械說明書和標籤標示要求運輸、貯存醫療器械」被罰款2萬元;2023年9月該公司再被罰款2萬元,原因是「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李錚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