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公交司機舉報事件後續:交通補貼已發放落實

新京報訊(記者黃依琳)6月11日,「開胸驗肺第一人」、河南新密公交司機張海超收到了2021年至2023年三年的城市交通發展獎勵資金,共22671元。

新京報5月22日發佈報導《新密公交司機稱補貼未落實,公司:系政策調整無法發給個人》,其中,張海超稱從2020年起,補貼長達五年沒有落實。

根據2024年發佈的《河南省農村客運補貼和城市交通發展獎勵資金管理辦法》,城市交通發展獎勵資金按項目分配。獎勵部分主要用於城市公交和貨運配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電池更換、運營設施建設、運輸企業節能減排技術改造、信息化建設等方面。

但按項目分配的資金應該給到公司還是個人,《辦法》沒有明確指出。

張海超填寫的城市交通發展獎勵資金使用徵求意見表。受訪者供圖張海超填寫的城市交通發展獎勵資金使用徵求意見表。受訪者供圖

日前,新京報記者從當地交通運輸局處獲得消息,新京報報導發佈後,交通局立即安排工作人員對全市160多名公交司機(包括已退出運營的司機)逐一書面徵求意見,綜合大多數司機意見,充分考慮當前公交車輛經營狀況,6月4日經市政府常務會議通過後,同意將2021—2023年的城市交通發展獎勵資金共278.79萬元,全部用於發放給公交司機,具體分配方案為按照當年上報公交車標台數平均發放。

張海超告訴記者,5月末他和其他新密市公交司機曾收到城市交通發展獎勵資金使用徵求意見表,其中提到兩種方案,一種是「按照各年度申報運營車輛的折合標台進行平均分配」,另一種為,「採取‘項目法’使用資金。重點用於超質保期的新能源公交車動力電池更新、安裝公交車駕駛區域安全防護隔離設施等項目。」張海超稱,他已知的司機都選擇了第一種方案。

張海超向記者展示的微信聊天記錄顯示,收到22671元的補貼後,他拿出了兩萬元用於還債,「2014年買公交車時借的錢現在還沒還完。」

編輯 陳曉舒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