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守護文物之名!2024年四川省「文物安全守護者」及優秀案例揭曉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脈、維繫民族精神。守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是一項崇高的事業。在巴蜀大地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幹一行、愛一行,擇一事、終一生,是文物修復的「回春妙手」,是文物守護的「金盾戰甲」,他們就是——「文物安全守護者」。

6月14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四川主會場活動在巴中舉行,現場揭曉了2024年四川省「文物安全守護者」和文物安全守護優秀案例。據介紹,獲評2024年四川省「文物安全守護者」榮譽的文物守護人共10位,涵蓋全省檢察、公安、消防、文物等不同行業領域。


2024年四川省「文物安全守護者」公佈

來自劍閣縣文物保護管理所的王顯軍,他把十九載光陰織成千年壁畫的護甲,將孤單身影化作重點文保的哨崗;來自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任俊鋒,他用心撫平時光裂痕,讓古老的青銅文物煥發生機;來自廣漢市公安局的劉剛,用警徽榮耀,彰顯國之瑰寶的守護決心;還有四川大學的張黎俐,在故紙殘卷,補綴歷史「遺留華章」;來自眉山市東坡區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楊宇春,他年近六旬,用「零事故」詮釋文保一線的歲月擔當……從獲得2024年四川省「文物安全守護者」榮譽的人物事蹟中,不難看出他們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堅守,以及對文物事業的一片赤誠之心。
活動現場,2024年四川省文物安全守護優秀案例也正式發佈。其中包括:來自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三星堆遺址祭祀區考古發掘出土文物保護修復項目(一期)》,四川博物院文保中心的《瀘州市博物館館藏漢代畫像石棺保護修復項目》,綿陽市博物館的《綿陽市博物館館藏書畫保護修復項目》等16個優秀案例。
此外,現場還公佈四川省2025年文物保護優質工程和文物利用優秀項目,包括通江千佛岩石窟文物保護工程和金牛壩張大千舊居文物利用項目等入選。
(本文圖據四川省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