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龍:我們是用現實主義態度拍攝了《藏海傳》

#鄭曉龍說用現實主義態度拍攝藏海傳#【鄭曉龍:我們是用現實主義態度拍攝了《藏海傳》】#藏海傳的魅力在於觀眾與主角同行# 怎樣拍出具有中式美學的復仇劇?如何講述一個極度隱忍而悲愴的復仇故事?近日,國產劇《藏海傳》研討會在京舉辦。《藏海傳》由@鄭曉龍導演 任總導演、曹譯文@曹譯文導演工作室 任導演,@X玖少年團肖戰DAYTOY 、張婧儀、周奇、黃覺領銜主演。導演曹譯文介紹,《藏海傳》講的是一個底層人物如何向上抗爭完成復仇和救贖的故事,「充滿情節張力的和各種反轉的復仇故事是故事的主線,此外,我們也想深層次探討一下人性的複雜——復仇的人生中到底該做什麼樣的選擇,以及做出選擇之後會面臨什麼樣的代價和責任。」

基於這一點,導演和編劇在打磨劇本的時候一直強調用情節來深化主人公做選擇的重要性,比如他儘可能拯救可能遭遇天災的百姓,不濫殺無辜,這些選擇很多並不跟他的復仇產生直接聯繫,而是基於他內心的選擇。「這個過程中,藏海從一個復仇者蛻變成了一個守護者,填補了他內心的空洞,也擺脫了仇恨的枷鎖,這才是他真正獲得新生的開始。」

鄭曉龍認為,導演有兩種,一種是富有激情的,一種是注重邏輯縝密的,而自己屬於後者。「我跟曹譯文導演聊時,大家說一定要按現實主義的態度拍這個片子,雖然它是一個架空的故事,但是要用現實主義的態度,比如對封建社會的皇權制度批判,對人性真正的深刻挖掘,挖了的坑要埋,要用細節反映情節,把細節當情節。」

曹譯文也談道,本著現實主義的創作態度,「我們敲定了故事從歷史架空最後落地到明朝的質感和氛圍,確保在美術、場景、道具、禮儀場景中建立起一個清晰直觀的美學風格,進一步展示了榫卯、皮影戲、崑曲、天文學等元素,用我們自己的影像呈現了一個東方美學,希望可以更好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這是在講好故事之外想體現的價值。視聽語言上,我們用皮影戲、動物圖騰隱喻權謀,用光影呈現這種動物圍獵的方式表達藏海內心的這些計謀,加入經典的崑曲曲目來反襯血腥的權鬥,還專門為藏海回蒯宅這場戲,在後期階段進行了一些畫面倒敘,顏色從猩紅漸變還原,承接閃回的方式完成了一個藏海跨越十年的跨時空的互動,增強了他復仇的信念。」

《臧海傳》總製片人周靜在分享中指出,《藏海傳》的獨特魅力在於觀眾與主角藏海並肩同行,共享未知的探索旅程,每一刻都充滿驚喜。藏海這一角色並非全知全能的完美設定,他同樣經歷成長、迷茫、痛苦,甚至擁有瑕疵,這樣的設計賦予了角色更加豐滿的維度和成長空間。劇中傳統故事的韻味,以一種細膩悠長的節奏緩緩展開,為人物提供了廣闊的舞台,讓他們的性格得以多維度展現。這種與主角共曆風雨、共同成長的沉浸式體驗,正是原創劇本最引人入勝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