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評】巴拿馬對華合作何以讓美國如此恐慌?

中國網評論員 華章

美國強買長和公司旗下巴拿馬運河港口的鬧劇尚未塵埃落定,如今又盯上巴拿馬與中國公司在信息技術領域的合作。近日,美國駐巴拿馬大使館稱,美國政府將與巴拿馬公安部合作,預計未來兩年內使用「安全的美國技術」安裝7座新電信塔,取代此前安裝的華為設備。美國一而再再而三地破壞巴拿馬與中國的正常商業合作,讓人不禁要問,美國到底在怕什麼?

「孟洛主義」陰魂不散

1823年,美國第五任總統占士·孟洛發表國情谘文,話裡話外將美洲視為美國的「後院」,警告當時的歐洲列強不得介入美洲事務,被後世稱為「孟洛主義」,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基礎。巴拿馬作為中美洲樞紐,更被美國當作「後院中的後院」。雖然美國官員曾宣稱,孟洛主義時代已終結,美國不再致力於干預其他美洲國家事務,但美國200多年來奉行霸權主義外交的事實表明,「孟洛主義」一直牢牢刻在美國對外事務的基因之中。

近來,隨著美帝國主義擴張衝動重現,「孟洛主義」的幽靈也借屍還魂。美國政府不僅蠻橫要求巴拿馬方面免除美國船隻的運河通行費,更多次威脅「不排除動用武力收回巴拿馬運河」,對巴拿馬的主權毫無尊重可言,似乎巴方的戰略資產是美國可以予取予奪的私產。因此,中國企業取得巴拿馬運河港口的運營權,與巴方合作開展電信業務,便被美國視為「侵犯其勢力範圍」,威脅其「國家安全」,必欲除之後快。

「大國競爭」執念不改

美國在上述領域全力阻撓中巴合作,也與其對華競爭的執念有關。巴拿馬運河作為連接太平洋與大西洋的「黃金水道」,承載著全球約5%的海運貿易,其中從亞洲運往美國東區的貨物,佔運河總貨運量的74%。可以說,巴拿馬運河對美國貨物貿易而言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性。因此,美國政客的「被迫害妄想症」又犯了。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聲稱,若中國公司運營著巴拿馬運河大西洋和太平洋入口處的兩個港口,一旦中美髮生衝突,中國可能「關閉巴拿馬運河」,美國政府必須消除這一「威脅」。

但按照當年美巴簽署的條約,巴拿馬運河由一個獨立的巴拿馬政府機構——巴拿馬運河管理局(ACP)管理。美國「政客」新聞網分析指出,雖然中國公司運營著運河兩端的港口,但無法在管理運河過航船隻方面發揮任何作用。

美國打壓華為與巴方合作項目,則是中美技術競爭的縮影。自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開始,美國便以所謂「國家安全」為由,宣稱華為設備可能被用於「間諜活動」,不僅徒耗人力、物力、財力,拆除本國的華為5G通信設備,還干涉、阻撓別國與華為公司開展正常合作。此次美國強推「值得信賴的美國技術」,並以此取代華為在巴拿馬的電信基站,「對抗中國在西半球的惡意影響」,實則是企圖阻止華為等中國公司進一步開拓拉美市場。

諷刺的是,美國自誇的「安全合作」卻遭到巴拿馬方面的駁斥。巴拿馬總統穆利諾表示,請美國停止對巴政府所作出的自主決策公開發表單方面聲明,美方無權就巴政府決策發表意見。一方面,這是對美方越俎代庖、不顧外交禮儀的不滿;另一方面,也說明巴方清楚,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企業掌握的5G技術具有「功耗低、成本低、效率高」等優勢,廣受國際市場歡迎。近年來,在遭遇美國及部分西方國家惡意打壓情況下,華為通信設備全球市場份額仍然保持第一。若巴拿馬最終迫於美方壓力中止與中國企業合作,獲得的恐怕絕非「安全」,失去的卻是發展機遇。

編審:蔣新宇 張豔玲 蔡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