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熊大經首講!2025三大主題季強勢來襲丨名人大講堂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海報設計 王思祺

學習八段錦,練習古法養生操,體驗拔火罐、艾灸、針灸、推拿,品嚐中藥茶飲、藥膳火鍋……當加班、熬夜、失眠成為不少人的生活常態,「新中式養生」逐漸贏得年青人的青睞。

6月26日下午兩點半,2025名人大講堂「非遺傳承」季首場講座中,第二屆全國名中醫、四川省十大名中醫,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熊大經,就將圍繞《中國古代哲學文化對中醫思維模式的影響》這一主題,為成都醫學院的廣大師生及名人大講堂的忠實網民,深入剖析中醫的豐富內涵與深邃思想。

自2018年11月首次亮相以來,名人大講堂已成功舉辦65場講座,先後邀請了李敬澤、阿來、酈波、於丹、祝勇、莫礪鋒、王巍、趙輝、霍巍、王子今、孫華、宮長為、梁滿倉等全國多學科專家,圍繞四川歷史名人和巴蜀特色文化開講,吸引了超一億人次觀看直播。

作為一個普及性、大眾浸潤式的知識講壇,名人大講堂致力於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與傳承的典範,積極探索新時代背景下的文化傳承新路徑。全新起航的2025年名人大講堂,將隆重推出「非遺傳承」「遺產保護」「漢字源流」三大主題季,共計12場講座。

其中,「非遺傳承」季聚焦非物質文化遺產起源發展、系統保護等內容,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蘊含的豐富人文價值,及其對當下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意義與影響;「遺產保護」季則聚焦四川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及利用,挖掘巴蜀文化遺產所蘊含的歷史價值,詳解文化遺產承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漢字源流」季則將邀請專家學者聚焦漢字傳承與演變,闡釋漢字的歷史價值及其在當下的現實意義。

作為2025名人大講堂首講嘉賓,熊大經教授出生於中醫世家,是我國中醫耳鼻咽喉學科的奠基人之一,是目前201位「全國名中醫」之一。他是國內第一個中醫耳鼻喉科博士導師,並培養了國內第一個中醫耳鼻喉科博士。熊大經家中五代都是耳鼻喉科中醫專家,在傳承父輩學術思想的同時,他經過50餘年的臨床實踐,提出了治療五官疾病的非手術中醫療法。

熊大經熊大經

1973年,熊大經在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創建了首個中醫耳鼻喉專科,也是四川省內首個。他執筆起草了我國第一部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耳鼻喉科部分。參加編寫的工具書及專著有《中醫大辭典》《簡明中醫辭典》《中醫眼喉科學》《中醫五官科學》《醫學百科全書》耳鼻喉科部分、《實用中醫耳鼻喉口齒科學》和《中華大典·醫學分典·耳鼻喉總部》等。

熊大經熊大經

此次講座中,熊大經將以《道德經》對中醫的影響為切入點,闡述「保護好、發掘好、發展好、傳承好」中醫藥的重要性。在他看來,《道德經》作為一部蘊含豐富哲理的經典著作,對中國人的生活、學術、為人處世都有著重要意義,尤其在中醫領域,如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等理念,都深受其啟發。而中醫藥作為中華民族的瑰寶,展現出了極高的東方智慧。

具體講座內容,請鎖定封面新聞客戶端、封面新聞官方微博等平台,並於6月26日下午2點半,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跟隨熊大經教授一起走進中醫藥及其背後的哲學思想、精神內涵和文化價值,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

圖據受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