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故事丨這項安居工程 習近平看得很重
2000年7月2日,烈日當空,一天中最熱的時候,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來到福州市棚戶區連片的蒼霞社區,走進一幢低矮的二層木屋。
蒸籠一樣的木板房裡,他詳細詢問了一家人的生活情況,待了足足半小時。
從木板房出來,習近平向身邊的幹部接連發問。
「有誰的家人住在這樣的房子,舉個手!」沒有人回答。
「有誰的直系親屬住在這樣的房子,舉個手!」依然沒有人回答。
「大家知道為什麼要選在這個時候來棚戶區調研嗎?就是想讓大家親身體驗百姓疾苦,加快棚改步伐。」習近平道出此行的初衷。
21世紀初,福州城區還有不少棚屋區。那裡的居民住的大多是木板房,年久失修,舊板橫斜,下雨就漏,見風就響,遇火就燃。這樣的福州,被稱為「紙褙福州城」。而其中,蒼霞棚屋區面積最大,也最讓人揪心。


隨後,習近平就近召集相關部門負責人和棚戶區居民代表座談。他說,改革開放已經20年了,我們千萬不要忘了那些生活條件困難的群眾。我們是人民政府,要記得政府前面「人民」二字,要將心比心,雪中送炭,把錢用在急群眾之所急的項目上。
走出會場時,他又對圍在會場外的群眾說,政府一定不辜負大家的期盼,把好事辦好。
這次調研後不久,蒼霞棚屋區改造工程正式拉開帷幕。
2001年5月,習近平又專程前往蒼霞、上渡查看棚屋區改造工程。當看到以往的破舊棚屋已被拔地而起的嶄新住宅樓所取代,習近平十分高興。他說:「我們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絕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必須落實到具體的事情上。」
繼蒼霞之後,上渡、菖蒲、幫洲、義洲、下藤、洋洽……一個個棚屋區被成功改造。2000年以來,福州城區累計實施連片舊屋區改造項目835個,惠及群眾41萬戶逾120萬人。曾經的「紙褙福州城」,逐漸蝶變為「有福之州」。

到中央工作後,習近平心繫百姓安居冷暖,始終把「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目標」作為一項重要改革任務,全面部署、躬身推進。據統計,2016年至2024年,全國累計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房3835萬套,幫助1億多群眾解決住房困難問題。
「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切實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努力為民造福,這既是習近平一直堅守的初心,也是躬耕不輟的實踐。(彭靜)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網、福建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