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向立法會發表《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發言全文(九)

關愛共融

支援殘疾人士

121. 為照顧殘疾人士需要,政府因應殘疾種類及程度提供康復服務,包括學前康復、職業康復、以中心或家居為本的社區支援服務,以及提供嚴重智障人士宿舍、中途宿舍和嚴重肢體傷殘人士宿舍等。政府會繼續加強支援,包括:

(i)提供津貼鼓勵就業──推行為期三年的試行計劃,向領取綜援而有工作的殘疾人士每月發放額外500元津貼,以鼓勵就業。受惠人數預計約6 800人;

(ii)加強殘疾人士院舍及日間訓練服務──因應殘疾人士院舍使用者高齡化,政府明年會增加院舍護理人員的人手;亦會增加展能中心延展照顧計劃及職業康復延展計劃的服務名額,加強對使用日間訓練服務而較年長或身體健康轉差的殘疾人士的照顧;

(iii)鼓勵發展商在其項目興建和營運殘疾人士院舍──參照私營安老院舍做法,今年內推出「鼓勵在新私人發展物業內興建殘疾人士院舍計劃」,容許發展商在進行契約修訂、換地或私人協約方式批地時,豁免繳付合資格殘疾人士院舍的地價和寬免該等院舍計入項目的最高樓面面積;

(iv)優化資助特殊學校輔導教師人手編制──2024/25學年起,優化現時資助特殊學校中、小學部的輔導教師人手編制,推展至群育學校,以便特殊學校為有自閉症的學生提供額外學習及成長支援;及

(v)增加康復諮詢委員會殘疾人士和照顧者的代表──政府已完成檢討委員會的成員組合,新一屆將有更多殘疾人士和照顧者的代表參與,以掌握他們的需要。

支援照顧者

122. 照顧者是長者和殘疾人士的重要支撐。政府致力支援護老者和殘疾人士照顧者,包括經濟援助、照顧技巧訓練、輔導和情緒支援等,同時為長者和殘疾人士提供個人護理、家居清潔、康復訓練和暫託服務等。

123. 為減低照顧者的身心壓力,政府上月啟動「24小時照顧者支援專線」,提供諮詢、輔導、暫託服務配對等專業支援,下月將推出一站式照顧者資訊網站,便利和鼓勵照顧者及時尋求協助。我們會繼續支援照顧者,包括:

(i)動用「關愛隊」──以荃灣及南區作為試點,由「關愛隊」透過探訪或接觸,協助識別有需要支援的護老者和殘疾人士照顧者,將個案轉介至相關社會福利單位跟進。在檢討成效後,會考慮擴展至其他社區,並會協助「關愛隊」轉介住戶安裝「平安鐘」;

(ii)擴展暫託服務網絡──照顧者如作短暫休息或處理私務,需依靠社區暫託服務為他們暫時照顧長者或殘疾人士。我們會要求約140間「改善買位計劃」安老院、約20間「私營殘疾人士院舍買位計劃」院舍,以及約190間參與「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計劃」的服務單位,在出現空置宿位或服務名額時,為被照顧人士提供住宿和日間暫託服務。照顧者專線服務的社工亦會為有需要的照顧者配對選擇附近暫託服務;

(iii)加強朋輩支援服務──未來兩年,社署會增設四間專為精神復元人士照顧者而設的家長╱親屬資源中心,支援精神復元人士和照顧者;

(iv)推廣關懷照顧者宣傳──鼓勵社會各界發揮同理心,一起支持、關懷照顧者,推廣宣傳活動為期三年:第一年推廣照顧者自助訊息,以「錫自己至撐得起」為主題;第二年發放與照顧者同行的訊息,以「撐得起因有你」為主題;第三年強調建立支持照顧者的社區氛圍,以「全城為您全程撐」為主題;

(v)支援特殊學校離校生和其照顧者──明年第二季成立專隊,在學生畢業前六個月主動聯絡其照顧者,提供照顧及相處技巧訓練;安排離校後的照顧計劃及連接社區支援服務;及

(vi)善用科技減輕照顧者負擔和壓力──擴闊「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的用途至適合家居使用的樂齡科技產品。合資格的安老及康復服務機構可申請購置合適的科技產品,供長者、殘疾人士及其照顧者借回家使用,改善生活質素,減輕照顧者的壓力。

保護兒童

124. 立法會正審議《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草案》,我們期望早日完成立法並實施強制舉報機制,及早發現和介入虐兒個案。政府會為強制舉報者提供培訓及擬備指南,同時增加兒童緊急留宿宿位,提供緊急安置。

125. 去年成立的「兒童住宿照顧及相關服務檢討委員會」已完成檢討工作,政府會跟進及逐步落實相關建議,包括加強巡查和突擊探訪、增加兒童住宿照顧服務名額、加強對寄養家庭的支援及培訓等。

126. 政府明年4月會大幅提高寄養家庭獎勵金,鼓勵熱心人士參與成為寄養家庭。普通照顧由每月約5,000元增加超過一倍至約11,000元,緊急照顧則由每月約6,600元增加一倍至約13,000元,並為照顧有特殊學習或照顧需要兒童的寄養家庭提供額外支援,包括及早安排評估,及合適的專業康復治療和訓練。

支援社福機構發展

127. 為協助營辦津助福利服務的非政府機構應付發展需要,政府會設立5億元專項基金,用於員工培訓及系統提升,尤其着重提高員工的專業知識、加強跨專業協作,以及鼓勵和推動資訊科技應用等。

精準扶貧

128. 精準扶貧是本屆政府的扶貧策略,把資源投放在最需要幫助的人身上。扶貧委員會根據最新統計數據,從住戶特徵、就業及收入情況、現金福利援助、居住環境等多個方面,識別「劏房」住戶、單親住戶和長者住戶為精準扶貧的三個目標群組。政府來年會因應目標群組需要,推行各項精準扶貧項目,包括:

(i)優化「共創明『Teen』計劃」──通過政、商、民合作,聚焦扶助來自弱勢社群家庭(尤其是住在「劏房」)的初中學生。本月內推出計劃第二期並注入新元素,包括學員名額由2 800名增加至4 000名,並擴展至涵蓋中四學生;增加團體活動種類,例如舉辦更多內地學習交流團;引入師友配對組群安排;為完成計劃的學員設立「校友會」,提供多元社交和工作實習機會。受惠學員總數會於2023/24學年增至6 800人,至2025/26學年時將倍增至12 000人;

(ii)「社區客廳試行計劃」──開展解決長遠「劏房」問題的調研,同時致力改善現時「劏房」戶的生活社區環境。政府今年內推出「社區客廳試行計劃」,由商界提供場地,關愛基金提供資金,委聘非政府機構負責營辦。社區客廳會提供共享廚房、飯廳及用以做功課、舉辦興趣班和集體活動的共用空間,為「劏房」戶提供額外生活空間;提供資訊及舉辦講座,按需要把服務對象轉介接受合適的社區服務;以及聯繫商界和地區組織提供非現金捐贈(例如食物、食物券)及義工服務(例如功課輔導)等。首個社區客廳項目今年內於深水埗福華街推出,為期三年,預計為至少500個「劏房」戶提供服務,全年服務共約80 000人次。政府會在試行一年後檢討成效,考慮擴展至其他「劏房」戶較集中的社區;

(iii) 在校課後託管服務計劃──2023/24學年推行在校課後託管服務計劃,讓有需要的小學生可在課後留校接受託管及學習支援,方便家長外出工作,單親家庭亦可受惠。計劃會在有較多目標學童地區的約50間小學推行,由學校提供場地、非政府機構營辦,將惠及3 000名學生,試行一年後檢討;及

(iv) 照顧獨老、雙老住戶──儘管安老服務不斷發展,資源也持續增加,但獨老及雙老家庭屬弱勢社群,需要主動接觸提供援助。政府會動員社區力量,包括明年第一季起以荃灣及南區作為試點,委聘「關愛隊」探訪或接觸獨老和雙老住戶,把有福利需要的個案轉介至相關社會福利單位跟進。政府會在試點推行後檢討,考慮擴展至其他社區。

關愛隊

129.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成立的「關愛隊」,發揮了良好的地區關愛和社會服務功能。月前超強颱風和世紀暴雨襲港,南區和荃灣區「關愛隊」迅速協助受影響居民。全港18區「關愛隊」已完成遴選,全力投入工作,將全面凝聚社區資源和力量、支援地區工作和加強地區聯繫。政府會因應「關愛隊」實際運作,為他們開發管理應用程式,善用資訊科技,有效發揮功能。

婦女發展

130. 繼去年增加撥款成立「婦女自強基金」,政府會在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民青局)下專設婦女事務組,設立「婦女事務專員」,專責推動相關工作,來年重點措施包括:推出一站式家庭及婦女資訊平台;主辦首屆家庭暨婦女發展高峰會,收集意見制訂更聚焦的措施;及透過關愛基金推出「贍養費調解試行計劃」,協助與事雙方(包括遭拖欠贍養費的婦女)以調解方式解決爭議。

推廣家鄉文化

131. 民政事務總署明年第一季推出「同鄉文化推廣計劃」,為期三年,預留3,000萬元予同鄉社團申請,舉辦推廣家鄉文化的活動,加深市民對其家鄉的認識及歸屬感,弘揚愛國、愛港、愛鄉的精神。

少數族裔

132. 少數族裔人士是香港家園的重要成員,政府為他們在融入社區、教育、就業、福利和醫療等方面不斷提供服務和支援,措施包括:

(i)融入社區──明年增加兩間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分別設於九龍中及新界東,令支援服務中心總數增加至十間,為少數族裔人士提供語文興趣班、課後輔導、融合活動、輔導等;並邀請此十間中心各設立一隊「少數族裔關愛隊」,主動接觸少數族裔住戶、了解需要和介紹所需的公共服務。政府亦會繼續加強這些中心為新來港和青年少數族裔人士提供支援,將「地區為本種族融和計劃」恆常化;

(ii)教育──教育局繼續鼓勵及加強支援非華語學生學好中文,融入社會,包括為非華語學生設計「網上中文自學資源」,提供多元學習材料;透過採用已調適的「中小學生漢語考試」學習材料,為非華語初小學生試辦課後中文學習班;2023/24學年起,將暑期銜接課程擴展至升讀小五及小六的非華語學生;增加為非華語學生提供「生涯規劃」服務的學校數目等;

(iii)就業──政府部門可按個別職系工作需要,設計專屬該職系以工作為導向的語文能力測試,讓申請人達到相關職系的語文能力入職要求。部門亦加強招聘及外展工作,鼓勵少數族裔人士投考;

(iv)社區大使計劃──社署會把「少數族裔社區大使」試驗計劃延長三年,聘請少數族裔人士或指定人士,在非政府機構及社署福利服務單位支援少數族裔人士;及

(v)情緒支援及輔導──與非政府機構合作,試行設立為少數族裔人士提供情緒支援及輔導的服務中心。

(待續)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