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政司司長在「新成就、新機遇、新作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對外法律事務研討會」開幕式致辭全文

以下是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資深大律師今日(五月十七日)在「新成就、新機遇、新作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對外法律事務研討會」開幕式的致辭全文:

尊敬的苗部長助理(外交部部長助理苗得雨)、蘇亞雷斯副秘書長(聯合國副秘書長(法律事務)兼聯合國法律顧問蘇亞雷斯)、張司長(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各位領導、各位嘉賓:

大家早上好!我非常榮幸出席今天由外交部及澳門特區政府共同主辦的研討會。這次研討會意義非凡,既為澳門特區成立25周年誌慶,也藉此良機總結經驗,在「一國兩制」成功實踐上,展望澳門在新時代擁抱的新前景。

作為國家的兩個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一直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優勢互補,共同擔當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和區域發展核心引擎,貢獻國家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

習近平主席在去年四月考察廣東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會成為國家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鼓勵加強粵港澳司法及法律交流與協作,為大灣區建設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司法及法律服務和保障。國家「十四五」規劃也提出要積極穩妥推進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有「一國、兩制、三法域」的獨特優勢,法治建設是大灣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澳門在推進大灣區法治建設貢獻良多。澳門行政法務司、廣東省司法廳及香港律政司建立了粵港澳大灣區法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年度會議由三地輪流召開,就法律交流和協作事項商討工作進展。同時,澳門特區致力加強與粵港兩地在法律資訊方面的交換,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法律資訊網,對接三地官方渠道,互相借鑑和交流經驗,香港律政司將盡力配合澳門政府相關舉措。在民商事司法協助機制對接方面,澳門特區也與我們多年來達成多項安排,香港特區會積極探討深化和擴展兩地的民商事司法協助。

對外方面,澳門特區自回歸後,積極參與各領域的國際會議,助力國家推進涉外法治建設。例如颱風委員會、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中葡論壇)等著名國際組織紛紛落戶澳門。我們現正身處的綜合體,也是澳門特區建設中葡平台的具體體現。這些矚目成就足以證明澳門特區充分把握「一國兩制」優勢,並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並在國際規則制定方面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剛在上月舉行的中葡論壇(澳門)第六屆部長級會議,說明了澳門的涉外法治建設和宣揚工作,取得驕人成就。

中葡平台是澳門特區獨特優勢的突出體現。澳門在推動中葡文化交流合作,貿易往來方面尤有建樹。澳門特區致力推動相關法律培訓,也跟外交部建立了國際法培訓項目,受各單位歡迎。香港律政司也正推動成立「香港國際法律人才培訓學院」,透過定期舉辦不同法律實務課程、研討會和國際交流活動等,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人才交流,為國家培育熟悉國際法、普通法和大陸法以及國家法制等的法律人才。

我相信香港的法律人才學院將可與澳門的中葡平台角色優勢互補。國家法律專業人員,如來自內地與澳門的法官、日常工作需要處理涉外法律事務的政府官員或外交人員、法律從業員或學者、來自其他司法管轄區包括與澳門有密切往來的葡語系國家,以及國際組織的法律專業人員,均歡迎參與「香港國際法律人才培訓學院」所舉辦的培訓或交流項目。我們未來的重點工作包括培育熟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法制的涉外法治人才隊伍,為「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項目提供可持續的法律及爭議解決人才,配合國際法律及相關機構的可持續發展。透過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學院相信可以助力澳門推進中葡平台和「一帶一路」建設的協同發展。

涉外法治是我們國家依法治國和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非常重要的一環,在今天複雜的國際形勢下,這一項工作變得更為關鍵。

展望將來,我期望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香港能夠與澳門特區繼續同心協力,善用大灣區「一國、兩制、三法域」的制度優勢,推進涉外法治建設、貢獻國際法律發展,創造新成就、尋找新機遇、有新的作為,為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最後我祝願今天的研討會圓滿成功。謝謝各位!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資深大律師今日(五月十七日)在澳門舉行的「新成就、新機遇、新作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對外法律事務研討會」開幕式致辭。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資深大律師今日(五月十七日)在澳門舉行的「新成就、新機遇、新作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對外法律事務研討會」開幕式致辭。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