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資料館推出「萬象之華 ― 香港電影預告片珍藏展」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香港電影資料館(資料館)於五月三十一日至十一月三日在資料館展覽廳舉辦「萬象之華 ― 香港電影預告片珍藏展」展覽,展示過百部由四十年代至今的珍貴館藏預告片,介紹電影製作人如何透過精煉而流暢的剪接技巧和精心設計的宣傳語句,以長度由數十秒至數分鐘不等的電影預告片吸引觀眾購票入場。參觀者亦可透過這些預告片了解香港電影的發展。展覽為「香港流行文化節2024」節目之一。

預告片是電影的廣告,以適量劇透和賣點吸引觀眾入場,講求剪接師的功力。資料館在展覽中,據香港電影發展的軌跡,精選館藏中最珍貴的部分,揭示不同時期預告片的手法、風格和特色,將預告片演變的輪廓呈現出來。展覽將展示的預告片分成六個類別,包括資料館最早期館藏中的珍貴預告片、文藝和寫實電影、歌唱和歌舞電影、喜劇電影、武俠和動作電影,以及海外版預告片。
 
展覽將展出的最早期預告片館藏涵蓋10部四十年代的電影預告片,戰後四十年代的預告片宣傳用語大都緊貼社會脈搏,為了迎合大部分觀眾的口味,不時笑中有淚,又或悲中見喜,配以語出驚人的宣傳口號,平均長約四分鐘,試圖網羅男女老幼觀眾入場,例如描寫已婚婦女投身職場的《郎情妾意》(1947)預告片用上「老公呷乾醋驚死戴綠帽」。後來隨着香港經濟起飛,城市節拍加快,預告片長度縮短,節奏更明快。

文藝片和寫實片的預告片不時採用戲內歌曲,其中更有預告片採用整首歌曲,如《傾城之戀》(1984)和《秋天的童話》(1987),亦有邀請主角亮相預告片,現身說「戲」,如在楚原導演的《七十二家房客》(1973)預告片中,沈殿霞、胡錦、岳華井莉、何守信等跳出自己的角色介紹電影,手法別出心裁。
 
至於「歌唱和歌舞電影」類別,則包含五十至六十年代歌舞、黃梅調和粵語戲曲電影的預告片,當時部分粵語戲曲片會出現演員把選段唱完的情況,是次展覽將展出多部任白戲寶電影如《畫裏天仙》(1957)和《蝶影紅梨記》(1959)的珍貴預告片,《狀元及第》(1964)預告片則罕有地以電影配樂作預告片的賣點,展示樂隊和合唱團在名作曲家周藍萍的指揮下在錄音室為電影配樂的珍貴場面。
 
喜劇電影預告片的旁白通常以輕鬆的語調介紹,導演秦劍在《追妻記》(1961)的預告片中,以模仿漫畫的方式介紹片名和主要演員造型,男主角謝賢在開首和結尾面向鏡頭訴說作為丈夫和父親的心聲,再加上輯錄了片中演員間的幽默對話,令預告片更玩味十足。另外,九十年代周星馳的喜劇獨步天下,宣傳語句也顯露了周星馳「無厘頭」本色。

展覽亦集合武俠和動作電影的預告片,例如陳寶珠和南紅主演的《黑玫瑰與黑玫瑰》(1966),預告片以滑稽和風趣的手法和生動的宣傳語句吸引影迷;而李小龍主演的《唐山大兄》(1971)和《精武門》(1972)預告片則展示了電影裏精采絕倫的武打片段。一些製作規模較大的電影,預告片則常會披露特技畫面、爆炸場面等,吸引觀眾購票。
 
預告片作為電影的頭號宣傳工具,遠征海外便要有不同版本,以迎合外地市場的需要,如李小龍的功夫電影《唐山大兄》和《死亡遊戲》(1978)均製作英語版預告片。展覽更會將結合中國神話、武俠類型和歷史的《新蜀山劍俠》(1983)的香港、日本、英語和國際版預告片一同播放,展示電影公司透過不同的宣傳焦點照顧不同市場的需要。
 
為加深參觀者對電影預告片的了解,展覽將在場內播放演員馮寶寶和資深配音員丁羽的寶貴訪談;並分階段推出導演蕭榮、陳會毅、何爵天、葉偉信、卓亦謙、李子俊;監製張家振、舒琪、錢小蕙;剪接周國忠、蔣國權、吳宏雄、黃海等不同崗位電影工作者的訪問片段,分享製作預告片的點滴。資料館電影院亦將免費放映三場分別長約一小時,精選四十年代至今的預告片合集。展覽將設座談會,由多位影人主講,探討預告片在製作和策略上的演變。
 
展覽特設星光隧道,兩旁設有屏幕放映明星雲集的預告片精華,讓參觀者感受沉浸式聲畫體驗。此外,參觀者亦可與《歡喜冤家》(1959)一眾主演演員,包括謝賢、嘉玲、胡楓、南紅的宣傳紙板合照留念。
 
展覽免費入場。有關詳情,請瀏覽www.filmarchive.gov.hk/tc/web/hkfa/2024/trailer/pe-event-2024-trailer.html或致電2739 2139。
 
去年康文署主辦第一屆香港流行文化節,大受歡迎。今年第二屆以「也文也武」為主題,帶領大家穿梭古今,縱橫文武,展示香港流行文化如何傳承、流轉、融和、突破。節目包括專題展覽、電影放映、舞台節目及外展活動,內容涵蓋文學、各式藝術以至武術,全方位呈現香港活潑多元的流行文化如何能文能武。如欲了解更多,請瀏覽www.pcf.gov.hk/tc。 

《雷雨》(1957)的預告片畫面。
《雷雨》(1957)的預告片畫面。
《雷雨》(1957)的預告片畫面。
《雷雨》(1957)的預告片畫面。
《歡喜冤家》(1959)的預告片畫面。(鳴謝何偉彰授權使用)
《歡喜冤家》(1959)的預告片畫面。(鳴謝何偉彰授權使用)
《雷雨》(1957)的預告片畫面。
《雷雨》(1957)的預告片畫面。
《歡喜冤家》(1959)的預告片畫面。(鳴謝何偉彰授權使用)
《歡喜冤家》(1959)的預告片畫面。(鳴謝何偉彰授權使用)
《玉女含冤》(1966)的預告片畫面。(鳴謝志聯影業有限公司及美國三藩市華宮戲院方創傑授權使用)
《玉女含冤》(1966)的預告片畫面。(鳴謝志聯影業有限公司及美國三藩市華宮戲院方創傑授權使用)
《雷雨》(1957)的預告片畫面。
《雷雨》(1957)的預告片畫面。
《歡喜冤家》(1959)的預告片畫面。(鳴謝何偉彰授權使用)
《歡喜冤家》(1959)的預告片畫面。(鳴謝何偉彰授權使用)
《玉女含冤》(1966)的預告片畫面。(鳴謝志聯影業有限公司及美國三藩市華宮戲院方創傑授權使用)
《玉女含冤》(1966)的預告片畫面。(鳴謝志聯影業有限公司及美國三藩市華宮戲院方創傑授權使用)
《五郎八卦棍》(1984)的預告片畫面。(電影片段及劇照由天映娛樂有限公司提供)
《五郎八卦棍》(1984)的預告片畫面。(電影片段及劇照由天映娛樂有限公司提供)
《雷雨》(1957)的預告片畫面。
《雷雨》(1957)的預告片畫面。
《歡喜冤家》(1959)的預告片畫面。(鳴謝何偉彰授權使用)
《歡喜冤家》(1959)的預告片畫面。(鳴謝何偉彰授權使用)
《玉女含冤》(1966)的預告片畫面。(鳴謝志聯影業有限公司及美國三藩市華宮戲院方創傑授權使用)
《玉女含冤》(1966)的預告片畫面。(鳴謝志聯影業有限公司及美國三藩市華宮戲院方創傑授權使用)
《五郎八卦棍》(1984)的預告片畫面。(電影片段及劇照由天映娛樂有限公司提供)
《五郎八卦棍》(1984)的預告片畫面。(電影片段及劇照由天映娛樂有限公司提供)
《阿飛正傳》(1990)的預告片畫面。(鳴謝寰亞影視發行(香港)有限公司授權使用)
《阿飛正傳》(1990)的預告片畫面。(鳴謝寰亞影視發行(香港)有限公司授權使用)
《雷雨》(1957)的預告片畫面。
《雷雨》(1957)的預告片畫面。
《歡喜冤家》(1959)的預告片畫面。(鳴謝何偉彰授權使用)
《歡喜冤家》(1959)的預告片畫面。(鳴謝何偉彰授權使用)
《玉女含冤》(1966)的預告片畫面。(鳴謝志聯影業有限公司及美國三藩市華宮戲院方創傑授權使用)
《玉女含冤》(1966)的預告片畫面。(鳴謝志聯影業有限公司及美國三藩市華宮戲院方創傑授權使用)
《五郎八卦棍》(1984)的預告片畫面。(電影片段及劇照由天映娛樂有限公司提供)
《五郎八卦棍》(1984)的預告片畫面。(電影片段及劇照由天映娛樂有限公司提供)
《阿飛正傳》(1990)的預告片畫面。(鳴謝寰亞影視發行(香港)有限公司授權使用)
《阿飛正傳》(1990)的預告片畫面。(鳴謝寰亞影視發行(香港)有限公司授權使用)
《破壞之王》(1994)的預告片畫面。(電影片段及劇照由天映娛樂有限公司提供)
《破壞之王》(1994)的預告片畫面。(電影片段及劇照由天映娛樂有限公司提供)
《雷雨》(1957)的預告片畫面。
《雷雨》(1957)的預告片畫面。
《歡喜冤家》(1959)的預告片畫面。(鳴謝何偉彰授權使用)
《歡喜冤家》(1959)的預告片畫面。(鳴謝何偉彰授權使用)
《玉女含冤》(1966)的預告片畫面。(鳴謝志聯影業有限公司及美國三藩市華宮戲院方創傑授權使用)
《玉女含冤》(1966)的預告片畫面。(鳴謝志聯影業有限公司及美國三藩市華宮戲院方創傑授權使用)
《五郎八卦棍》(1984)的預告片畫面。(電影片段及劇照由天映娛樂有限公司提供)
《五郎八卦棍》(1984)的預告片畫面。(電影片段及劇照由天映娛樂有限公司提供)
《阿飛正傳》(1990)的預告片畫面。(鳴謝寰亞影視發行(香港)有限公司授權使用)
《阿飛正傳》(1990)的預告片畫面。(鳴謝寰亞影視發行(香港)有限公司授權使用)
《破壞之王》(1994)的預告片畫面。(電影片段及劇照由天映娛樂有限公司提供)
《破壞之王》(1994)的預告片畫面。(電影片段及劇照由天映娛樂有限公司提供)
《遊俠兒》(1970)的預告片畫面。(電影片段及劇照由天映娛樂有限公司提供)
《遊俠兒》(1970)的預告片畫面。(電影片段及劇照由天映娛樂有限公司提供)
《雷雨》(1957)的預告片畫面。
《雷雨》(1957)的預告片畫面。
《歡喜冤家》(1959)的預告片畫面。(鳴謝何偉彰授權使用)
《歡喜冤家》(1959)的預告片畫面。(鳴謝何偉彰授權使用)
《玉女含冤》(1966)的預告片畫面。(鳴謝志聯影業有限公司及美國三藩市華宮戲院方創傑授權使用)
《玉女含冤》(1966)的預告片畫面。(鳴謝志聯影業有限公司及美國三藩市華宮戲院方創傑授權使用)
《五郎八卦棍》(1984)的預告片畫面。(電影片段及劇照由天映娛樂有限公司提供)
《五郎八卦棍》(1984)的預告片畫面。(電影片段及劇照由天映娛樂有限公司提供)
《阿飛正傳》(1990)的預告片畫面。(鳴謝寰亞影視發行(香港)有限公司授權使用)
《阿飛正傳》(1990)的預告片畫面。(鳴謝寰亞影視發行(香港)有限公司授權使用)
《破壞之王》(1994)的預告片畫面。(電影片段及劇照由天映娛樂有限公司提供)
《破壞之王》(1994)的預告片畫面。(電影片段及劇照由天映娛樂有限公司提供)
《遊俠兒》(1970)的預告片畫面。(電影片段及劇照由天映娛樂有限公司提供)
《遊俠兒》(1970)的預告片畫面。(電影片段及劇照由天映娛樂有限公司提供)
《教我如何不想她》(1963)的預告片畫面。(鳴謝國泰-Keris影片私人有限公司及I.E. Entertainment 授權使用)
《教我如何不想她》(1963)的預告片畫面。(鳴謝國泰-Keris影片私人有限公司及I.E. Entertainment 授權使用)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