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三題:「思覺失調」服務計劃
以下是今日(六月十九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林素蔚議員的提問和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的答覆︰
問題:
醫院管理局(下稱「醫管局」)推行「『思覺失調』服務計劃」(下稱「該計劃」)已超過20年。該計劃為思覺失調患者提供及早轉介、評估和延續治療。另一方面,據報一項研究發現,接受長效針劑的思覺失調患者的各項風險(包括復發、入院及企圖自殺),均較接受口服藥的患者為低,而且患者在首次病發後兩年內接受長效針劑的效用更好。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是否知悉:
(一)過去五年,該計劃下的七間服務中心處理個案的宗數分別為何,以及醫生和個案經理的人手是否充足;
(二)該計劃下的口服藥及長效針劑的使用情況為何,以及醫管局會否考慮在患者病發的早期階段更積極地使用長效針劑;及
(三)醫管局有否定期檢討該計劃以進一步縮短患者的未治期、對接受該計劃服務三年的患者進行後續跟進,以及就該計劃的工作制訂績效指標;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醫院管理局(醫管局)一直以綜合和跨專業方式提供精神健康服務,由精神科醫生、護士、臨床心理學家、職業治療師,以及醫務社工,為有精神健康需要的病人根據其病情和臨床需要提供全面的醫療服務。作為精神科服務的一部分,醫管局於二○○一年七月推出「思覺失調」專病服務計劃(服務計劃),目的是為盡早識別「思覺失調」患者,以達致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並且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介入支援。
在服務計劃下,醫管局的精神科醫護人員會為15至64歲的「思覺失調」患者在發病的最初三年提供專病服務。醫管局在七個醫院聯網各設有一個「思覺失調」分區服務中心。醫管局會將合適的住院和專科門診病人轉介至服務計劃跟進,公眾人士亦可以透過「思覺失調」熱線(2928 3283)直接聯絡服務中心,為一些可能出現「思覺失調」的人士作轉介。
收到個案轉介後,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會盡快安排患者接受精神科醫生評估,新症患者可以在兩星期內獲得跟進。每個中心設有一隊跨專業醫療團隊,為患者提供個人化及具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及早期適應計劃等。患者在接受服務三年後,醫療團隊會因應患者情況,轉介患者到精神科專科門診及社區精神科服務接受持續跟進,確保這些患者得到全面而綜合,以及具連貫性的服務。
就林素蔚議員的提問,我現回覆如下:
(一)過去五年,每年約有1 100至1 200名「思覺失調」新症患者加入服務計劃,而七個「思覺失調」分區服務中心每年合共總服務人次維持於大約40 000人次左右。過去五年,在不同醫院聯網的服務人次,載於附件一。
服務計劃自二○○一年推出以來一直運作良好,有效幫助「思覺失調」患者在發病首三年,即治療和控制病情的關鍵時期,提供及早介入,防止他們的病情繼續惡化,並達致一個比較理想的康復效果。在接受服務後,患者的生活質素(包括普遍健康狀況、心理健康狀況和社交等)有明顯進步,讓患者可在社區正常生活;一些病症徵狀如思想及言語紊亂、妄想及幻覺等更有機會完全消失。醫管局一直密切監察服務水平,按服務需要調整人手,務求進一步提升服務計劃的成效。
(二)醫管局多年來一直致力為所有合適的精神病患者處方副作用較少的新一代精神科口服或注射藥物。二○二三至二四年度,新一代口服藥物用量是傳統口服藥物的四倍;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涉及用藥開支更加較五年前上升四成,是傳統抗精神病藥物開支的12倍。新一代長效針劑的使用較五年前增加近四成。絕大部分新一代口服抗精神病藥物為醫管局藥物名冊中通用藥物,就這些藥物,醫管局只會向患者收取標準費用,即每種藥物15元;少數屬專用藥物的精神科藥物在特定臨床應用下,患者亦只需支付標準費用,並非自費藥物。過去五年,獲處方傳統和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的患者人數和涉及的用藥開支,載於附件二。
精神科醫生主要根據對患者產生最少副作用而達致最好治療效果,以決定使用適當的藥物。在考慮是否處方長效針劑時,相關考慮因素有以下四點:
(1)部分患者無法承受長效針劑的副作用,只可採用口服藥物治療;
(2)病發初期,醫生可能需按病人當時的臨床情況以調節藥物劑量,在這情況下,亦不適合使用藥效較長的長效針劑;
(3)並非所有藥物都有注射劑型。即是說,有些藥物只可口服;及
(4)最重要一點,亦是第四點,醫生必須尊重患者的權益,只會在得到患者的知情同意下,才可使用這些長效針劑。
針對部分不適合使用長效針劑的患者,醫管局已經採取一系列措施,以確保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包括醫療團隊會在診療過程中盡量向患者解釋藥物的用途和副作用,亦會在治療過程檢查用藥數量,以及透過驗血和驗小便以確定服藥情況。
(三)現時,服務計劃會在不同的時段(例如在開始時,或接受服務六個月、一年、兩年及三年)使用一些標準化的評估工具,評估接受服務的患者的精神狀況,以及他們的社交和職業技能,並根據患者症狀的變化調整治療計劃。
醫管局一直定期檢討服務計劃成效,包括患者精神狀況、服務人數及家訪次數,亦會監察服務計劃的運作情況,確保新症患者可在兩星期內獲得服務計劃的跟進。
另外,服務計劃一直透過提供精神健康教育、舉辦一些專題講座及工作坊,加強社工、教師及家長等對「思覺失調」和服務計劃的認識,讓他們盡早識別及轉介可能出現「思覺失調」情況的人士到服務計劃接受評估及治療。
多謝主席。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