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局長在澳門出席第三屆大灣區工程師論壇開幕式致辭

以下是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今日(六月二十日)在澳門出席第三屆大灣區工程師論壇開幕式的致辭全文:
 
尊敬的陳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陳學東)、陳勇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李會長(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李志康博士)、胡會長(澳門工程師學會會長胡祖杰)、謝永強主席(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主席)、國家和港澳的領導及專家、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早上好。首先,我代表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感謝本屆論壇各個指導及主辦單位的精心安排,讓今天的論壇可以順利展開,進一步推動粵港澳三地工程人才交流,促進港澳工程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本屆論壇的主題「灣區同行工程為本」,涵蓋的討論課題與國家所提倡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方向息息相關。在今年三月全國兩會舉行期間,國家主席習近平曾經這樣說:「要按照發展新質生産力要求,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以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匯聚形成強大的人才支撐。」
 
粵港澳三地多年來同心推動大灣區發展,在促進人才流通、推動應用創新建築技術與科技方面,一直都保持緊密合作。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積極推動香港和內地工程專業資格互認。我還記得在去年舉行的第二屆大灣區工程師論壇上,我很高興看到香港工程師學會與廣東省多個學會、協會,簽署合作意向書。經過了一年,在粵港兩地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豐碩成果。在今天的論壇上,我們將會見證兩地工程師學會簽署多份資格互認協議,涵蓋土木建築、岩土、公路、電機和測控儀器等五個工程專業範疇,這將會帶來關鍵性的突破,為粵港工程專業人才打開窗口,讓他們有認可的資格在兩地從事相關專業工作,促進大灣區工程人才互聯互通。
 
面對龐大的基建工程量,香港特區政府也積極帶動業界採用建造業數碼化、應用研發及「組裝合成」和「機電裝備合成法」等先進建築技術。同時,我們希望善用大灣區作為生產基地的優勢,致力在香港為「組裝合成」做好研發、品質認證和國際市場推廣方面的工作。我們的目標是把大灣區打造成「組裝合成」建築科技中心,使「組裝合成」建築法發展成為從大灣區走出國際的一個優勢產業。此外,我們會於今年內成立香港建築科技研究院,為創新物料、建造方法和技術等進行研發、制訂標準、提供測試及發出認證。我們希望憑藉香港多年來應用國際建築標準的知識和經驗,助力粵港澳三地為建築工程制訂灣區標準,打造「灣區標準」品牌,更好發揮香港「引進來、走出去」的角色。
 
香港擁有國際化的工程管理制度,工程專業服務水平獲得國際認同,透過這次論壇,我希望各位來自香港業界的朋友可以與內地和澳門工程業界集思廣益,共同構建一個跨區域、高層次的交流平台,為國家的建築工程領域作出貢獻。
 
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頒布實施五周年。我們充滿信心,粵港澳三地一定會繼往開來,在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合作原則下,為國家及粵港澳推動新質生產力及高質量發展踏上更高台階。最後,我祝願今天的論壇圓滿成功。謝謝各位。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