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政司司長在法治教育領袖培訓計劃第二階段課程開課致辭全文

以下是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資深大律師今日(七月六日)在法治教育領袖培訓計劃第二階段課程的開課致辭全文:

各位嘉賓、各位同事、各位老師、各位朋友:

大家早晨。很高興也很多謝大家今日出席由律政司主辦的「法治教育領袖培訓計劃」第二階段基礎課程。我們安排了兩天的課程,連續兩個周末舉行,今日是第一節。

在正式開始前,我希望簡單介紹我們的計劃。我們在去年底,首次推出這個計劃。顧名思義,正如這個計劃的名稱所說,我們是希望透過這個計劃,培訓一些法治教育的領袖,再由他們向其他人傳遞或傳承相關的知識。去年首個基礎課程的對象是青少年制服團隊的領袖,反應不俗,令我們更有信心繼續這個計劃。我們與同事構想如何推進今年的計劃時,其中一個我們考慮的問題是,究竟今次我們的對象是誰。我跟同事商量後,大家一致認為你們是非常合適的,原因也十分簡單,我知道今日你們約有120人出席,都是在各自的學校負責或參與跟法治教育或公民教育相關的教育工作。毫無疑問,你們都是法治教育的領袖。

這兩個周末的課程特色,第一是內容十分全面,包括基本的法治概念到內地法律制度和香港的法律制度、《憲法》、《基本法》,甚至國安法以至新鮮出台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等,也會談及;第二,我們也希望包含一些實務性的議題,例如下周末會與大家分享一些教學及溝通技巧和準則,特別是關於我們這個議題。我們亦盡量加入一些互動的元素,除了溫故知新,亦希望通過這次寶貴機會,直接回應大家對於法治教育相關的疑問。

這次課程的目的是派「定心丸」,因我認為最需要的就是協助各位老師建立足夠的信心,處理好跟法治相關的教育工作。雖然我並非教育業界,但我十分理解,你們本身有自己繁重的工作,任教的科目包括中史、數理化,甚麼都有,過往對法律可能不太熟悉,不單要面對學生,也要面對家長,以及和其他參與這項工作的同事協調,要處理好這個複雜又可能甚至有人認為帶有敏感性的課題,相信難免帶來壓力。但我希望透過今次短短兩個周末,能夠說服你們,這絕對不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最重要是掌握一些基本的重點及概念便可以。

我認為其實要做好法治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培養學生正確的法治觀念,例如自覺性的守法意識,這是一種心態或價值觀。法治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一種價值觀,我希望藉今日的機會分享兩點意見。

首先,法治觀念這價值觀有一個特色,它有一位孿生兄弟,名叫「國民身分認同」。為甚麼他們是孿生兄弟?我們說的法治,是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法治。我們要培養及灌輸的是尊重及遵守以國家《憲法》和香港《基本法》為基礎的法治。若不具備國民身分認同意識,不理解、不接受自己是中國人這一個身分,邏輯上不可能期望他會尊重香港的法治。所以法治教育必須與培養國民身分教育,平行發展、並駕齊驅,才能有所成。培養國民身分認同涉及現在我們常常談的愛國教育,以我的意見,愛國教育的關鍵以八個字就能總結,就是「休戚與共、同喜同悲」。

第二點,要有效傳授法治相關價值觀,老師必須以身作則,否則難有說服力。意思是老師本身的言行,必須顯示他們相信、尊重和遵守國家和香港特區的憲制秩序及適用法律。自己不了解、不大認同的事情,不能身體力行的事情,很難會有動力或能力去教得好,也難有說服力。我記得一個小故事,我小時候有健教科,老師與我們談食物衞生問題,教我們不要隨街買東西吃,但不幸第二日早上我看到老師在街頭吃咖喱魚蛋,令我反思究竟我是否還要聽從他日前所教的事情。所以,我認為身體力行、以身作則非常重要,我希望這個課程不單能協助大家的工作,也能同時鞏固及加強大家各自作為一個香港市民,對香港法治的理解、信心和認同感。

最後,我要藉此機會感謝「法治教育督導委員會」所有成員,包括來自其他政策局,例如教育局、蔡局長(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也在座,和民政及青年事務局、Alice(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也在座,以及其他政策局的同事,也感謝法律專業及其他界別的朋友,例如Carmen議員(「法治教育督導委員會」成員暨統籌和協調工作小組主席、立法會議員簡慧敏);亦要感謝我們的特邀講者、我們的貴賓Starry李慧琼議員(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立法會議員),以及將在下周六出席的其他講者。最後當然很感謝各位學員陪伴我們兩個周末,你們才是今日的主角,我很期待稍後與你們多作深度交流。謝謝!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