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一題:專上院校宿舍宿位的供應
以下是今日(十月三十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陸瀚民議員的提問和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的書面答覆:
問題: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到支持香港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此外,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擴大政府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根據近日一個機構發表的報告,預計至二○二八年,本地專上院校學生宿位短缺將進一步擴闊至約12萬個。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有否預測及統計,未來五年,專上院校本地學生與非本地學生的(i)數目、(ii)比例和(iii)申請宿舍的比例分別為何;鑑於政府在本學年擴大政府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至四成,現時非本地學生的國籍分布為何;
(二)是否知悉,過去十年,專上院校本地學生與非本地學生(i)成功申請入住宿舍的比例及(ii)居住宿舍的年期分別為何;各專上院校有否就宿舍的入住年期設限;如有,詳情為何(以表列出),以及政府有否計劃延長學生居住宿舍的年期;
(三)鑑於政府於二○一八年設立約103億元宿舍發展基金,為六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增加13 473個宿位,有否統計,目前全港大學宿位的數目為何;政府預期未來五年,大學宿位供應的增長為何,以及與學生入住需求比對,尚欠宿位數目為何;日後會否考慮再次注資該基金;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四)會否研究將專上院校附近的閒置土地撥歸院校作興建教學大樓或宿舍的用途,或考慮放寬鄰近郊區大學的土地的地積比,以增加大學擴建之彈性;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五)鑑於政府於本年四月向本會北部都會區發展事宜小組委員會提交的文件顯示,有19所專上院校參與「北都大學教育城」(「教育城」)的諮詢活動及提交建議書,政府有否估計「教育城」可容納多少所專上院校進駐,以及有否預留用地作宿舍用途;如有,預計可提供宿位數目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二○二三年《施政報告》提出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未來人才搖籃。二○二四年《施政報告》亦公布進一步措施,培育未來人才打造「留學香港」品牌。同時,政府會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由政務司司長主持,統籌推進教育、科技和人才一體化融合發展,擴大銜接連貫,制訂政策推動育才、匯才、科技協同發展,同時推動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香港,而建設國際專上教育樞紐亦是三大策略之一。就陸議員提問的各個部分,我現回覆如下:
(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授課課程的非本地學生的就學人數上限,由二○二三/二四學年為相當於本地學生學額的20%,已於二○二四/二五年起提升一倍至40%。研究院研究課程則不設限制。值得留意的是,所有教資會資助授課課程的非本地學生均不獲公帑資助,並須獨立於本地學額以外計算,確保不會影響本地學生升學機會。
在二○二三/二四學年,在香港修讀全日制經本地評審公帑資助及自資專上課程的本地學生約為158 300人,而非本地學生共約64 200人。就教資會資助大學授課課程(即學士學位、副學位及研究院修課課程)而言,非本地學生實際就學人數約為14 900人,而本地學生人數約為76 400人,非本地學生的比例約爲19%。非本地學生來自逾100個原居地。二○二三/二四學年,按課程類別的學生人數按原居地分布表列如下:
課程類別 | 學生人數 | ||||
原居地 | 總計 | ||||
本地 | 非本地 | ||||
中國內地 | 其他非本地 | 合共 | |||
教資會資助授課課程 | 76 359 | 10 450 | 4 419 | 14 869 | 91 228 |
教資會資助研究院研究課程 | 1 373 | 7 372 | 813 | 8 185 | 9 558 |
非教資會資助授課課程 | 79 870 | 34 410 | 822 | 35 232 | 115 102 |
非教資會資助研究院研究課程 | 654 | 5 561 | 397 | 5 958 | 6 612 |
總計 | 158 256 | 57 793 | 6 451 | 64 244 | 222 500 |
註:假如教資會資助大學同時運用教資會撥款和外間資金資助修讀研究院研究課程的學生,這些學生會按比例計入不同的資金來源。由於四捨五入,數字總和可能與相對的總計略有出入。
至於宿舍,教資會資助大學在二○二三/二四學年開始時所有宿位申請當中的本地學生及非本地學生相對比例分別為55%及45%。展望未來,我們預計各大學將繼續因應本身條件,以「留學香港」品牌向世界各地推廣香港高等教育的優勢,循序漸進錄取更多非本地學生來港升學。自資課程亦會蓬勃發展。隨着香港專上教育提質擴容,學生宿舍的需求會相應增加。我們樂與院校和各界人士探索靈活創新的方法增加宿舍供應。
(二)根據教資會資助大學提供的資料,過去10個學年(二○一四/一五至二○二三/二四學年),本地學生及非本地學生宿位申請的成功率載於附件。我們並無備存本地學生與非本地學生住宿年期。
宿舍編配具體安排由各教資會資助大學自行制定,一般並無就入住年期設上限。我們鼓勵大學以實際需要和教育裨益為依歸,在編配機制中反映不同學生群組入住宿舍的優次,同時維持適度靈活性,確保學生宿舍資源運用得宜。
(三)及(四)在宿舍發展基金下,教資會資助大學獲相當於建造費用最多75%的非經常補助金,以供興建15個學生宿舍項目,增加合共約13 500個宿位,目標是在二○二七年或之前陸續落成。根據教資會資助大學提供的資料,於二○二三年九月可供編配的學生宿位(包括公帑資助、自資興建及臨時宿位)合共約37 600個。計及宿舍發展基金項目的未來供應,宿位數目預期將在未來數年逐步增至約50 000個,以照顧包括新增學生的需求。
按現行機制,大學若有充分理據及具體建議,可向政府申請批出額外土地擴建校園,並由相關政策局及部門從政策、資源、實際情況、規劃及土地行政等相關角度作出考慮。大學亦可按需要申請放寬相關擬議用地的發展參數,包括建築物高度限制及地積比率等,由城市規劃委員會及相關部門按法定程序及既定安排處理。
為完善宿舍配套,行政長官在二○二四年《施政報告》宣布,政府會推出先導計劃,在規劃、地政、建築圖則審批方面拆牆鬆綁,鼓勵市場以自資和私營方式改裝酒店和其他商廈,增加學生宿舍供應。政府亦會因應市場需求提供合適地塊讓市場興建新宿舍。發展局轄下項目促進辦事處會為這些項目提供一站式諮詢便利服務。
(五)政府已在北部都會區預留至少80公頃用地,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鼓勵本地專上院校與中外知名院校以靈活創新的模式,開拓更多品牌課程、研究合作和交流項目。在規劃時亦會預留彈性,便利學生宿舍發展。
現階段有關政府部門仍就「北都大學教育城」的土地規劃作商討中。教育局計劃在二○二六年上半年公布「北都大學教育城概念發展綱要」。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