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防護中心公布過去一周新增兩宗類鼻疽感染確診個案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十一月一日)表示,過去一星期(十月二十五日至三十一日),中心錄得兩宗新增感染類鼻疽確診個案。

首宗個案涉及一名有長期病患的74歲女子,居於深水埗。她於十月五日起出現發燒及咳嗽,十月八日至二十三日入住明愛醫院接受治療,其後於十月二十五日因發燒及氣促再次入住明愛醫院。
 
另一宗個案涉及一名有長期病患的68歲男子,居於深水埗。他於十月二十日起出現發燒及咳嗽,同日入住明愛醫院接受治療並於十月二十二日出院,其後他於十月二十五日因發燒再次入住明愛醫院。

兩名病人現時情況穩定,他們的臨床樣本經化驗證實對類鼻疽伯克氏菌呈陽性反應。

中心正調查個案的感染源頭,流行病學調查仍在進行中。本港今年共錄得21宗類鼻疽個案。二○二三年共錄得17宗類鼻疽個案。

中心發言人重申,類鼻疽病菌一般不會人傳人或經動物傳人,但類鼻疽病菌可存活於本地環境。類鼻疽在香港屬風土病,本港每年亦有錄得人類感染類鼻疽個案。根據文獻,感染個案於颱風或暴雨後較常出現。颱風或暴雨後,土壤和泥水中的類鼻疽伯克氏菌有機會曝露於地面,並隨着強風或暴雨令類鼻疽病菌更容易散播,令類鼻疽個案有機會增加。

中心再次提醒市民,類鼻疽可經受污染的土壤和水於颱風和暴雨期間及之後傳播。市民於颱風和暴雨期間應盡量留在室內,避免前往可能出現水浸的地區,亦不應涉水或接觸泥水和泥土。同時,高風險人士應避免使用雨水渠道附近的道路,以免接觸可能由污水產生的氣溶膠。

市民亦應採取以下措施預防感染:

• 避免接觸受污染的土壤;
• 進行有機會接觸土壤或泥水的活動時,穿着適當的防護衣物,例如佩戴手套,並穿上水靴,高風險人士可考慮額外佩戴外科口罩;
• 接觸受污染的水或土壤後進行清洗或淋浴;
• 盡快清潔傷口,並以防水敷料覆蓋;
• 接觸土壤和進行園藝活動後,用肥皂和水洗手;
• 注意食物衞生,不要飲用未經煮沸的水;及
• 外遊人士可透過戶外水上活動受到感染。避免接觸可能受污染的水源(例如河流、池塘或湖泊)可減低受感染的風險。

中心呼籲市民,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弱的人士,如出現病徵,應盡快求醫,以接受適切的醫學診斷和治療。就更多有關類鼻疽的資料,市民可參閱中心網站www.chp.gov.hk/tc/healthtopics/content/24/101110.html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