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八題: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專上院校學生
以下是今日(十一月二十七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周文港議員的提問和署理教育局局長施俊輝博士的書面答覆:
問題:
據悉,社會一直關注各專上院校能否充分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學生的學習需要,以裝備其升學及投入職場。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是否知悉,本學年就讀於八間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大學(八大)的SEN學生數目,並按SEN類別(包括但不限於聽障、視障、肢體傷殘,以及特殊學習困難)列出分項數字;
(二)鑑於政府於去年十一月八日回覆本會議員質詢時表示,教資會在二○二二年至二○二五年期間進一步向八大增撥資源,提供涉及額外6,750萬元的「加強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特別撥款(特別撥款),讓大學(i)改善SEN學生的教學體驗、(ii)加強教職員培訓及(iii)推廣校園共融,政府是否知悉,每間大學所獲得的實際撥款金額、用於(i)至(iii)的開支,以及相關具體措施和成效分別為何;
(三)是否知悉,教資會未來會否延續或恆常化特別撥款,以持續落實《殘疾人及康復計劃方案》的其中一項策略建議,即提供足夠的資源,確保SEN學生有公平的機會接受高等教育或持續進修;如會,預計每年的相關開支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四)鑑於有機構及其求助人反映,有大學生需要聘用手語傳譯服務以支援學習,但大學提供資助的學習時數有限,因此該等學生需要在三年或四年的學士課程中,承擔頗為高昂的手語傳譯費用,當局會否要求八大加強對該等學生的支援,並確保有關措施精準到位,讓該等學生不會因為經濟困難而無法完成學業或繼續升學;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五)當局會否考慮開設適合且能支援SEN學生的專門專上課程,並配以全方位的相關支援服務(包括但不限於手語傳譯),讓他們能夠裝備自己及投身職場;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八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大學一直因應校內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情況作出特別教學安排,並提供支援服務。
就周文港議員的提問,現回覆如下:
(一)過去三個學年,就讀教資會資助全日制副學位及學士學位而有特教育需要學生的人數(註一)按特殊教育需要類別表列如下:
特殊教育 需要類別 |
二○二一/二二學年 | 二○二二/二三學年 | 二○二三/二四學年 (臨時數字) |
特殊學習困難 | 102 | 120 | 163 |
自閉症 | 89 | 97 | 109 |
注意力不足/ 過度活躍 |
152 | 189 | 276 |
肢體傷殘 | 38 | 32 | 43 |
視障 | 32 | 36 | 35 |
聽障 | 83 | 81 | 98 |
言語障礙 | 17 | 13 | 10 |
精神病 | 201 | 301 | 419 |
其他(註二) | 233 | 284 | 355 |
總計 | 947 | 1 153 | 1 508 |
註一: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人數是以個別大學學生所提供的資料為依據。
註二:包括多類殘疾、器官殘障/長期病患等。
我們現時暫未有二○二四/二五學年的相關數字。
(二)及(三)為協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修讀教資會資助課程和適應校園生活以及促進共融文化,教資會自二○一五年起推出「加強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特別撥款(特別撥款),為大學提供額外資源以推展三個主要目標,即(一)改善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教學體驗、(二)加強教職員培訓及(三)推廣校園共融。特別撥款的資助範圍相當全面,具體措施涵蓋教育心理服務等專業服務、發展網上學習平台、透過講座、工作坊、網上資源等提高對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認知、推行融合教育、改善校園的無障礙設施,以及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增設輔助工具等。
經各持份者多年來的支持及努力,特別撥款在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及於教職員及同儕間推廣關愛文化均漸見成效。根據各資助大學在二○二二/二三學年向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發放的問卷調查結果,以五分為滿分,學生滿意度評分平均為4.1 分(即達「滿意」以上水平)。教資會亦留意到特殊撥款對各資助大學深化制度變革,以更有條理及系統的方式回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需求產生正面影響。
有見其成效,在二○二二/二三至二○二四/二五(二○二二至二五)三年期,教資會更進一步增加撥款額至6,750萬元,以延續和加強有特殊需要學生的支援,並擴闊資助範圍以涵蓋就業支援等方面。二○二二至二五三年期特別撥款分配主要參考過往五個學年各資助大學就讀資助全日制副學位及學士學位並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平均學生人數而訂。各資助大學所獲特別撥款表列如下:
教資會資助大學 | 二○二二至二五三年期 獲分配的特別撥款 (百萬港元) |
---|---|
香港城市大學 | 7.2 |
香港浸會大學 | 5.0 |
嶺南大學 | 3.3 |
香港中文大學 | 11.3 |
香港教育大學 | 3.4 |
香港理工大學 | 10.1 |
香港科技大學 | 12.8 |
香港大學 | 14.4 |
總計 | 67.5 |
就不同範疇的開支方面,資助大學會因應其實際情況,擬訂合適的支援策略及預算。整體而言,各資助大學運用約四成撥款作為員工及一般開支,餘下的撥款中約有五成用作提升學生教學體驗,兩成作加強教職員培訓用途,三成為推廣校園共融之用。
教資會資助大學的經常撥款以三年為一資助周期。一如其他資助項目,現行的特別撥款與當前的資助周期(即二○二二至二五三年期)看齊。就下一個三年期的安排,教資會將與資助大學保持密切溝通,適時考慮如何支持大學繼續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提供適切支援。
(四)現行安排下,資助大學可利用特別撥款支援有聽障的同學,包括聘請人員提供手語傳譯服務以支援學習。教資會相信資助大學會妥善運用特別撥款,平衡不同學生需要,為包括聽障在內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提供適切支援。與此同時,隨科技日新月異,教資會亦鼓勵資助大學積極探索利用新科技,採用不同技術方案,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為有需要同學提供更完善的支援。
(五)在現行融合教育政策下,教育局主張「平等機會、因材施教」,在院校適當的支援和輔助下,為所有學生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讓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可跨越學習障礙,與其他學生一起投入主流學校生活。就此,透過特別撥款,教資會一方面推動各資助大學為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提供所需支援、無障礙設施及資訊,讓他們可以與其他同學一樣學習,另一方面亦透過多種方式推廣校園共融,提倡校園師生與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共享校園生活,從中學習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更廣泛地培養全人發展。與此同時,在二○二二至二五三年期的特別撥款,教資會亦進一步將資助範圍擴展至協助學生日後投身社會和發展事業的活動與項目,鼓勵大學為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提供更全面、更到位及更實用的支援,讓他們在求學階段亦可及早為畢業後的去向作更好的規劃及準備。除了特別撥款外,教資會資助大學亦可善用整筆撥款在校內推動融合教育。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