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二題:航空業的人手

以下是今日(十二月四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鄧家彪議員的提問和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的書面答覆:

問題:

就航空業的人手,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有否統計,在二○一八年十月與本年十月,經香港國際機場(機場)到港及離港的(i)航班數目及(ii)旅客人次分別為何(以表一列出);

表一

月份 到港 離港
(i) (ii) (i) (ii)
二○一八年十月        
二○二四年十月        

(二)有否統計,在二○一八年十月與本年十月,機場航點(包括國際及內地航線)的數目分別為何,並按地區(即(i)亞洲(包括(a)內地、(b)中東、(c)東亞、(d)東南亞及(e)北亞)、(ii)歐洲、(iii)非洲、(iv)南美洲及(v)大洋洲)以表二列出分項數字;

表二

地區 二○一八年十月 二○二四年十月
(i) (a)    
……    
(e)    
(ii)    
……    
(v)    
總數    

(三)有否統計,在二○一八年十月與本年十月,(i)民航處簽發航空人員執照的數目及(ii)該等執照持有人屬香港居民和非香港居民的分別佔比,以及(iii)執照持有人已就職的數目,並按航空人員工種(例如飛行員及飛機維修工程師)以表三列出分項資料;

表三

航空人員工種 二○一八年十月 二○二四年十月
(i) (ii) (iii) (i) (ii) (iii)
飛行員            
飛機維修工程師            
……            

(四)有否統計,自「香港人才清單」和「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推出以來,各類航空業工種的輸入勞工/人才人數,並按人才入境計劃及輸入勞工計劃列出分項數字;

(五)政府會否確保位於機場的航空企業在招聘員工時優先聘用本地人才,包括需具備行業專業資格的崗位;政府有否評估,大規模引進外地人力資源對本地航空業從業員的收入產生的負面影響,以及政府有否計劃推動機場業界在人力資源規劃方面建立勞官資三方協商平台,就輸入勞工事宜與勞工顧問委員會保持溝通,以化解權益矛盾及為本地勞工創造良好工作環境;如有,具體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六)有否預測,機場的三跑道系統啓用後,(i)航班、(ii)航點及(iii)旅客人次的增長數目為何;有否根據該等預測數據,詳細評估三跑道系統啓用對機場人力資源配置所產生的影響;如有,具體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七)鑑於香港是國際航空樞紐,政府近期有否就航空業的人力資源研究新的政策或措施,以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香港的國際航空樞紐核心地位;如有,具體政策及措施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香港是國際航空樞紐。此定位在國家「十四五」規劃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均得到確認。政府及香港機場管理局(機管局)一直採取措施,以落實此國家策略,鞏固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而隨着我們持續提升香港國際機場及航空業的長遠競爭力,配合機場三跑道系統於上月啓用,我們預期業界的人力資源需求亦會隨之上升。

就鄧家彪議員的提問,現回覆如下:

(一)根據機管局提供的資料,於二○一八年十月及二○二四年十月,經香港國際機場抵港及離港的客貨運航班數目及旅客人次載列於下表。
 

月份 到港 離港
(i)航班數目 (ii)旅客人次 (i)航班數目 (ii)旅客人次
二○一八年十月 18 271 2 373 000 18 245 2 170 000
二○二四年十月 15 825 1 872 000 15 800 1 672 000

其中,香港國際機場於高峰期的單日客運量已回復至疫情前的約八成半,預期於今年底高峰期回復至疫情前的水平。

(二)根據民航處提供的資料,於二○一八年十二月及二○二四年十月,機場的客運及貨運航點數目載列於下表。
 

地區 截至二○一八年十二月
的十二個月期間(註一)
截至二○二四年十月
的十二個月期間
(i)亞洲 (a)中國內地及台灣 53 50
(b)中東 16 17
(c)東亞 22 18
(d)東南亞 33 28
(e)南亞 11 9
(f)中亞 3 3
(ii)歐洲 37 25
(iii)非洲 5 4
(iv)北美洲 28 25
(v)南美洲 0 1
(vi)大洋洲 16 12
總數 224 192

註一:民航處沒有備存截至二○一八年十月的相關數字。

為盡快恢復運力,並把握三跑道系統帶來的機遇,我們會以更前瞻視角發展及擴大航空網絡,提早布局與「一帶一路」國家的民航合作。同時,我們會支持香港國際機場加強其主要航線的服務,並會聯同機管局策略性吸引本地及非本地的航空公司開拓新的航點和增加航班,提高行業多樣性及競爭力。

(三)民航處根據《1995年飛航(香港)令》(第448C章),簽發相關執照予飛行員、飛機維修工程師,以及航空交通管制人員。有關資料列表如下:
 

  二○一八年十月
(註一)
二○二四年十月
(註二)
民航處簽發航空人員執照的數目(註三) 執照持有人已就職的數目 民航處簽發航空人員執照的數目(註三) 執照持有人已就職的數目
飛行員 6 383 (註四) 6 561 (註四)
飛機維修工程師 2 190 (註四) 2 090 (註四)
航空交通管制人員 238 238 270 270

註一:截至二○一八年十月三十一日的有效私人和專業飛行員(飛機和直升機)、航空器維修人員(即飛機維修工程師所須牌照),以及航空交通管制人員執照存量。
註二:截至二○二四年十月三十一日的有效私人和專業飛行員(飛機和直升機)、航空器維修人員(即飛機維修工程師所須牌照),以及航空交通管制人員執照存量。
註三:民航處沒有備存航空人員執照持有人屬香港居民和非香港居民的分別佔比的分項數字。
註四:民航處沒有備存有關執照持有人已就職的數目的分項數字。

(四)提問中提及的「香港人才清單」及「補充勞工優化計劃」,現時並不涵蓋航空業工種。然而,在不影響推動航空人員本地化的前提下,航空業可透過「一般就業政策」及「輸入內地人才計劃」,解決燃眉之急的人手短缺問題。入境處沒有備存各人才入境計劃下按各類航空業工種的分項數字。

此外,為紓緩航空業界勞工嚴重短缺的問題,政府於去年七月推出「運輸業輸入勞工計劃──航空業」,在保障本地勞工就業的前提下,適度容許與機管局有直接合約關係的航空業相關公司申請輸入10種前線非管理級勞工,配額上限為6 300個。截至今年十月底,3 575名輸入勞工已到港工作,按工種分布如下:
 

工種 到港工作勞工數目
1. 地勤人員 1 193
2. 機坪服務員 736
3. 機艙工作員 492
4. 飛機維修技工/技術員 30
5. 牽引車司機 392
6. 倉務處理員/貨站服務員 218
7. 機械/升降台操作員 265
8. 客戶服務員 140
9. 飛機拖車司機 24
10. 維修員 85
總數 3 575

(五)「一般就業政策」及「輸入內地人才計劃」旨在吸引具有認可資歷的海外及內地優秀人才和專業人才來港工作,以滿足本港的需要,提高香港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這些人才必須具備香港所需而又缺乏的特別技能、知識或經驗,並能為本地企業的日常運作及有關的行業作出貢獻,促進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經濟發展。在確保本地就業優先的原則下,若企業有航空人員職位空缺並擬根據上述兩個計劃聘用外來人才任職,企業須先就職位空缺進行市場供應測試,以證明本地招聘困難,而該職位的薪酬福利亦須與當時本港專才市場的薪酬福利相約。

另外,在「運輸業輸入勞工計劃──航空業」下,僱主亦必須證明即使進行了本地招聘仍無法滿足業務拓展所需人手,才能在計劃下申請輸入外勞。同時,在機管局統籌下,本地機場合資格前線員工於今年五月起獲發放交通補貼。我們一直留意計劃的實施情況,並透過計劃下的持份者諮詢小組與勞資雙方的相關持份者保持溝通,以確保在推行計劃時,本地勞工的就業情況得到保障。我們亦會定期就計劃的實施情況向勞工顧問委員會匯報。

(六)及(七)在三跑道系統投入運作後,香港國際機場的處理能力可於二○三五年達到每年1億2 000萬人次旅客和1 000萬公噸貨物。我們預計機場所需的人手亦會逐步增加。根據勞工及福利局上月發布「2023年人力推算」,香港航空業於二○二八年的人力短缺將上升至約18 000至23 000人。為更準確地評估短期的人手需求,機管局將開展新一輪機場人力資源調查。政府會參考有關調查結果、計劃的執行情況、計劃下的持份者諮詢小組對計劃的意見等多項相關因素,以考慮「運輸業輸入勞工計劃──航空業」的未來路向。

除了上述有關輸入勞工和人才的政策外,政府一直與機管局及航空業界保持緊密聯繫及溝通,並採取一系列措施,以支持航空業持續發展。其中,政府分別於二○一四年成立海運及空運人才培訓基金(基金),及於二○一六年支持機管局成立香港國際航空學院(學院),以推動航空業界的專業發展,並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航空業。政府不時研究優化基金下的培訓及獎勵計劃,而學院一直按行業需要,持續更新、優化及擴充培訓課程,吸引並培育更多航空業人才。同時,機管局亦一直鼓勵機場社區進行本地招聘,例如舉辦就業資訊日,亦會聯同機場社區積極提升從業員的工作環境和福利,以及於機場服務上應用科技和智能技術,以減低人手需求的壓力。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