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與新任命主要官員會見傳媒開場發言及答問內容
以下是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十二月五日)上午與新任命的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會見傳媒的開場發言及答問內容:
行政長官:首先多謝各位傳媒朋友專程來到我們這次的特別記者招待會。
各位香港市民,我公布今日中央人民政府依照《基本法》有關規定,根據我的提名和建議,決定任命陳美寶為運輸及物流局局長、羅淑佩為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同時免去林世雄的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楊潤雄的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的職務。
兩位離任的局長多年來努力工作,服務社會,我在此感謝他們的貢獻。我祝願他們離任後一切順利,生活愉快。
兩位獲任命的主要官員,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都在政府服務超過35年,她們表現卓越,具備豐富的行政和管理經驗,我賞識她們的領導能力、解說能力和主動性。她們有改革意識,認同和支持我的施政理念。我有信心,她們會以不屈不撓的精神,帶領她們的決策局,勇於擔當,善於作為,把握機遇,克服挑戰,全力服務香港市民,貢獻香港社會。
接下來,我分別邀請兩位新任局長向大家講話,首先請陳美寶局長。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我非常高興得到行政長官的提名,和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我為新一任的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我心裏感到非常光榮。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表明香港是國際航運中心,亦是國際航空樞紐。香港得天獨厚,同時擁有海、陸、空港口。未來我會帶領我局的團隊以及四個部門竭盡所能,積極求變,積極去發展航運、空運以及陸路運輸基建,發揮香港「背靠祖國、聯通國際」的優勢,積極融入國家及大灣區的發展。
在航空方面,我會依照行政長官的要求,全力支持本地航空業界盡快全面恢復運力,加強我們與內地城市的連繫,以及全力拓展海外的航空網路,用好三跑道系統。在航運方面,未來我會加強同業界的聯繫和溝通,積極求變,克服挑戰,積極發展綠色港口,推動數字化,加強與灣區港口的協作,同時發展和推廣我們的高增值海運服務,提升香港的競爭力。
我亦會帶領我的團隊,採用雙創新思維,即技術創新和政策創新,以推動和落實在交通運輸藍圖(《香港主要運輸基建發展藍圖》)中的各個項目。香港的公共交通系統一直領先全球,我會竭力監察轄下各個服務單位,為市民提供高效、安全和可負擔的公共交通服務。我亦會與業界攜手,變革求新,以滿足市民便捷和安全出行的需要為依歸。
啟德體育園明年將落成及啓用,這是特區的大事。我和我的團隊會全力配合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保安局以及相關單位,全力支持並作好壓力測試,完善交通配套安排。最近中央恢復了深圳「一簽多行」的安排,我們感到非常鼓舞。我已指示運輸署及相關服務營辦商加強本地和跨境的交通服務,以滿足出入境旅客的運輸需要。未來我會全力支持行政長官施政、盡忠職守、竭盡所能、擁護基本法及鞏固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我會注重與各個持份者的溝通及廣納意見,帶領團隊積極有為、勇於求變,說好我們的故事,說好香港運輸物流的故事,謝謝。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首先我要衷心感謝行政長官提名中央人民政府委任我成為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讓我有機會在局長的崗位上繼續服務香港。我對此感到無比光榮,也深感任重道遠。我衷心感謝中央政府和行政長官對我過去工作的認可,也對我個人的信任。我會全力以赴支持和協助行政長官、與問責團隊同心合力、與公務員團隊通力合作,不會辜負中央政府和行政長官的重托和寄望。
文化、體育和旅遊也是重要的政策範疇,與香港經濟發展、市民生活息息相關。同時也是向外展示香港中華文化底蘊、大都會繽紛色彩和城市活力,從而說好香港故事的好平台,實在機遇處處。我上任後會與業界商量如何用好近日中央公布的一系列惠港措施,包括中央贈送給香港的一對新的大熊貓,以及重啟深圳居民「一簽多行」等等。同時,我們會做好一切準備,迎接啟德體育園的啟用,並與廣東省和澳門特區攜手辦好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務求讓香港市民和國內外旅客都能盡情參與,盡興而歸。
我深深明白局長責任重大,要克服的困難和挑戰也絕對不會少。與此同時,我見到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同事一直努力不懈,過去在不同的範疇都做了大量工作,為下一步發展奠下堅實基礎。接下來,我會與我局同事充分溝通,確定方向,帶領他們邁步前行。我亦會以最謙虛和務實的態度,積極聯繫對口機構和業界朋友,深入坦誠交流了解。我亦十分期待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建議。我期待與所有持份者一同為推動香港文化、體育和旅遊業進一步發展,作出貢獻。多謝大家。
記者:早晨,特首。首先想問這次換官員的原因是甚麼?是因為個人原因,還是外界所傳,官員表現不好?特別是我們留意到剛才陳美寶局長亦有提到,兩個局之間在一些盛事、啟德體育園,甚至一些大型活動上是唇齒相依,是否過往這兩個局的表現都不是太好,所以是這兩個局換人?其次,如果真是表現不好,特首有否檢視所有官員的表現,特別是現時財赤,會否對財金官員有些指示,要他們做好一點?謝謝。
行政長官:我這次是經過一段時期的觀察,亦判斷了我未來希望做的工作。過去因為疫情,以及二○一九年的「黑暴」,我們損失了很多時間,所以我一直向大家說,我是追時間、追成績。我未來希望做大量工作,為市民服務,創造最大的經濟價值、社會效益。我認為新任局長可以發揮她們的領導才能,而且她們有好的解說能力,亦很有主動性,正正符合我的施政理念。我在上任時已說,我希望我的團隊能夠主動作為,亦希望他們以結果為目標,抱着「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精神。我是基於這個理念,這次向中央提名和建議任命陳局長和羅局長。我亦很高興,兩位新任局長在我邀請時,表現出擔當、幹勁和熱誠,支持和擁抱我的施政理念。我很相信兩位新任局長加入我的管治團隊後,將會做到更多工作,尤其在文化、體育及旅遊,以及運輸及物流,兩個領域的施政,更能做到成績,帶給香港社會更好的成效。
現時在兩位新任局長加入後,我很有信心,我的團隊符合我的要求,因為他們都是「肯做事,做成事」的團隊。我亦相信我和現在的團隊會團結一致,優勢互補,大家會發揮團隊精神,為香港作出更多貢獻。每個政策局以及局長所面對的問題都不一樣,政府存在就是去解決問題,所以不同政策局面對不同問題,努力解決,有些已經解決,有些仍在解決中。我們會努力,亦會細心聽取市民的意見,本着創造最大社會價值、「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精神,以結果為目標,去做更多成績。
記者:你好,有兩條問題想請教特首。第一,請問這次換兩位局長,其實原則是甚麼?為甚麼會有這決定?另外,坊間一直對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處理垃圾徵費方面的表現有些不滿,想知道為甚麼這次被換的不包括謝局長?謝謝。
行政長官:我在開場發言也好,剛才回答其他問題也好,我已解釋過,我經過觀察,判斷在未來日子所需要做的不同工作,怎樣的團隊、局長,可令我創造更大效益、最有效的施政,所以我欣賞陳美寶局長及羅淑佩局長,她們的領導才能、解說才能,還有主動性,我相信會令我的施政更有成效。
不同的政策局及局長所涉及的政策範圍都不同,面對的困難和挑戰都不一樣,所以每個局長和局的不同同事都是全力以赴,很用心解決每日的問題。當然,有些問題我們已解決,但有些問題還要努力解決;在過程中,市民的確有意見,但每位局長都全心全意做實事去解決問題。我有信心,在我們的團隊一直繼續努力下,每個問題都會有一個應對方法。事實上,香港政府的效率在世界排名每年都是首三甲前列,這反映公務員在其崗位上,在不同局或部門,努力不懈發揮力量。縱然努力,但我相信特區政府面對的問題,與其他地方政府面對的問題類似,有些已解決,有些還須繼續解決。我現時認為,我的團隊符合我的施政理念、目標和方針,我們會繼續努力,每位都會竭盡所能,盡量做多點事情,創造最大社會價值。
記者:特首,你好。楊潤雄局長,大家認識他的背景是公務員,接着出任教育局局長,然後是文體旅局局長,當初大家都思考他的背景是否認識這些事務。現在的羅淑佩,她的履歷除曾出任旅遊事務副專員外,其實文化及體育方面,她好像都沒有甚麼接觸過,會否擔心這種情況再一次出現?謝謝。
行政長官:我想世界上是沒有一個全知、甚麼都懂的人,最重要是他本身的素質、幹勁,還有領導能力,因為出任局長的人,最重要發揮的力量——特別是我經過兩年半的施政經驗後,我的總結是在政策局、公務員團隊裏,其實有很多經驗和專業知識的同事,而在我制訂《施政報告》時,公務員作出的建議都很值得參考,很有實質作用——局長最重要的角色,不是嘗試令自己懂得所有事情,當然他要努力學習,簡單來說,沒有一個人懂得全部15個局的事情,所以作為一個局長,最重要的是如何做好其領導角色。領導角色需要,第一,發揮領導才能,早介入問題,幫助同事化解不同挑戰和難題;還要凝聚力量,多聽意見——很多民間意見都很有智慧;而且我們要建立好一個團隊,這團隊才能真正將政策落實到在社區執行,才能令市民受惠,所以局長的領導才能很重要。
再者,解說政策工作很重要,因為我們要讓市民理解政策理念、目的和可能面對的其他挑戰,爭取市民認同和支持。每個政策都不會沒有缺點。我在《施政報告》提及,要慎防「興一利」同時「生一害」的可能性,所以我們制訂政策,如果解決了百分之九十五的問題,仍然有百分之五的問題需繼續解決,在過程裏,我認為應是持這種態度。我在決定邀請陳局長和羅局長參與團隊時,正正考慮她們有沒有這種元素,因為有這種元素,在15個局、有司長、副司長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可制定良好政策,令市民覺得政府施政能幫助他們。
記者:你好,想先問一下兩位新任命的局長,她們其實有沒有外國國籍,如果有,會怎樣處理?另外,其實回看今年六月底你接受電視台訪問的時候,都提到其實現時的問責班子符合要求,當時都提到當然會繼續,而事隔五個月,到現在這段時間期間發生過甚麼?剛才你多次提到,現在新任命的一些局長,她們有解說能力,有主動性和有領導才能,是不是意味着剛剛免職的局長缺乏這些特質?而剛剛楊局長也公布了文藝藍圖,其實他遲交是不是導火線呢?他現在最新交出來的成品會不會滿意?會不會詳盡些去解釋兩位局長具體的免職原因去釋除公眾疑慮、給予透明度?
行政長官:首先,兩位新任局長都符合《基本法》的要求。第二,我解釋了我的施政理念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兩位新任局長,我作出的決定,就是符合我「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和要求。我也相信,在我要追時間、追成績之下,兩位新任局長有很好的領導才能,有很好的解說能力,也很主動,她們會帶領兩個局更上層樓,再創高峰。多謝大家。
(請同時參閱答問內容英文部分)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