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博物館展出國際優秀海報作品 展現創意圖像之無限界域
香港文化博物館明日(十二月七日)起舉辦「無域──香港國際海報三年展2024」,展出155組來自世界各地設計師的得獎及入選海報作品,以及評審的個人創意作品,透過平面設計與觀眾一起穿越創意圖像的無限界域。
「香港國際海報三年展」從二○○一年至今已舉行至第八屆。今屆三年展以「無域」為主題,探討在數碼、科技及多媒體技術廣泛使用的時代,如何延展海報發揮傳遞信息的功能,讓世界各地的設計師一起馳騁創意,開拓多元及跨界的新領域。海報三年展設有四個組別:「專題創作:無域」、「文化活動推廣」、「商業與廣告」和「動態海報」,去年進行全球徵集,合共收到來自55個國家或地區共3 189組參賽作品。由國際知名設計師及專家團隊組成的評審團,最終選出155組作品在展覽中展出。
展覽開幕暨頒獎典禮今日(十二月六日)舉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署長陳詠雯致辭時表示,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為香港的文化事業注入強心針。為把握這個機會,海報三年展一直作為重要平台,促進海報設計的專業交流,以及加深香港與國際設計圈子的聯繫。今年,康文署樂見眾多設計師於作品展現深厚的文化底蘊,結合不同主題例如以當代手法呈現中國四時節氣和歷史元素,展示各種文化身分的獨特和多元,並反映藝術的發展趨勢。這種多元特質不但令展覽內容更豐富,而且使文化和藝術的融合發展更進一步。
其他主禮嘉賓包括香港設計師協會執行委員葉素文、博物館諮詢委員會藝術專責委員會主席許焯權教授,以及香港文化博物館總館長林國輝。
是次展出的作品,包括18組得獎海報及137組入選海報,並有各評審的個人創意作品。「專題創作:無域」組別的金獎得主是中國內地的陳約瑟,他的作品將漢字「無」與太極圖形完美結合,體現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文化活動推廣」組別金獎由瑞士的WePlayDesign獲得,為電影節而創作的海報《Festival Filmar 2020》主視覺圖像設計受瑪雅文字所啓發,選用以手為符號的字形,用不同手勢代表電影製作相關的構圖、拍攝和創作等。「商業與廣告」組別金獎作品是香港Sandy Eddie Tommy Associates創作的《實用之美》,海報分別以跟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三種基本形狀相呼應的紙板內托盤、木製刮刀和碟子為題材,呈現紙品的質感與美感。「動態海報」組別的金獎由德國的Götz Gramlich奪得,以水滴在屏幕的動態設計探討自然與科技在現實的相互滲透和影響,以及其產生的矛盾。
為配合展覽,香港文化博物館將於十二月七日下午三至五時在館內一樓劇院舉行講座及座談會。另外,觀眾亦可於展期內透過專題展覽館外的電子屏幕,觀賞二○二三年在浙江杭州舉行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海報雙年展」海報設計比賽得獎作品。
展覽由康文署與香港設計師協會合辦,香港文化博物館籌劃。有關展覽和特備節目詳情,請瀏覽hk.heritage.museum/tc/web/hm/exhibitions/data/hkipt2024.html,或致電2180 8188查詢。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