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及生態局局長出席《公共巴士和的士綠色轉型路線圖》發布會致辭全文

以下是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十二月十日)在《公共巴士和的士綠色轉型路線圖》(《路線圖》)發布會的致辭全文:
 
尊敬的易志明議員、劉國勳議員、陳恒鑌議員、陳紹雄議員、各位業界代表、各位同事、傳媒朋友:

大家好。感謝各位出席今日環境及生態局《公共巴士和的士綠色轉型路線圖》發布會。
 
全球暖化和極端天氣事件不斷加劇,香港亦不能倖免,我相信今年大家都記得經歷了本港歷來最熱的中秋節。據世界氣象組織報告指,今年應會打破二○二三年的紀錄,成為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事實上,二○二三年和二○二二年都破了以前的紀錄,說明了世界越來越熱。
 
全世界不同政府都在致力實現碳中和,縱觀本港的綠色低碳轉型,其實比美國歐盟都做得不遑多讓。香港的總碳排放量已經在二○一四年達峰。由二○一四年到現在,本港人均碳排放量減少了近三成,跟美國比較,本港人均碳排放量大約只是美國四分之一左右,歐盟的六成,所以我們的努力相當不錯。
 
本港在減碳方面,既有先天優勢,我們的密度高,很多人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亦有後天努力,我們很早開始將燒媒發電逐步轉為使用天然氣及核能發電,所以香港為促進可持續發展及配合國家的「雙碳目標」,正多管齊下,希望能更進一步,在二○三五年碳排放減半,以及二○五○年前實現碳中和。
 
運輸的碳排放佔了香港碳排放總量差不多兩成,致力推廣車輛電動化是香港特區政府邁向二○五○年碳中和的重要一步。
 
公共巴士和的士每年的碳排放量超過140萬公噸,佔香港總碳排放總量約百分之四。採用電動巴士和電動的士不僅可以減碳及進一步提升空氣質素,更能直接為公眾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工作和康樂的環境。大家可以想到,如果我們的空氣更潔淨,大家都會生活得更開心。
 
為了引領業界綠色轉型,我們制訂了《路線圖》,闡述了巴士和的士綠色轉型的未來路向和政府的政策目標,並推出多項支援措施。
 
《路線圖》採取「鼓勵為主、循序漸進、盡可能避免轉嫁成本予乘客」的三項原則去推進。行政長官在今年的《施政報告》內宣布了政府在新能源運輸基金預留了7.5億元來推動新能源發展。我們會為專營巴士營辦商及的士車主,在綠色轉型的起步階段提供資助去購置電動巴士和電動的士。
 
政府會在今個月內發信邀請合資格的士車主和專營巴士公司參與資助計劃。

政府未來亦會充分利用市場力量,加快私人市場參與建設公共充電設施。
 
隨着電動車的技術快速發展和供應增加,今時今日新落地私家車,10架中有六、七架都是電動車,比起很多歐美國家都多。
 
預計未來電動車與傳統車的車價差距會因為越來越普及和供應上升而不斷收窄,甚至未來會比傳統車更便宜,所以未來推動轉用電動車未必再需要政府在財政上的資助。
 
放眼未來,快速充電這類更新的智能技術正在不斷湧現,新型號電動車也持續進入市場,電動巴士和電動的士可用性亦不斷提高,成本也在下降中。
 
我們將循序漸進,以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引領公共巴士和的士全面綠色轉型,目標在二○五○年前實現車輛零排放和達致碳中和。
 
我非常感謝職業訓練局提供今日活動場地。《路線圖》提到維修和人才培訓亦是車輛電動化一個重要部分。
 
香港第一個電動車培訓中心正設立在此——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青衣),為業界提供電動車人才培訓,助力香港電動車的發展。在此電動車培訓中心舉辦《路線圖》的發布會,別具意義。
 
我亦要特別鳴謝在座多位議員,運輸及物流局,以及運輸署等相關同事,積極參與及支持公共巴士和的士綠色轉型的長遠發展,包括制定此《路線圖》,我在此衷心感謝 。
 
最後,我在此呼籲大家及社會各界繼續同心協力,致力將香港的未來打造成更綠色、更美麗,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都會。
 
謝謝大家。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