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運輸及物流局局長就「『十四五』規劃將圓滿收官,繼續提出有利國家和香港特區發展的建議」議員議案總結發言
以下是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今日(十二月十二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李鎮強議員動議的「『十四五』規劃將圓滿收官,繼續提出有利國家和香港特區發展的建議」議案的總結發言:
主席:
我感謝李鎮強議員提出的議案及吳傑莊議員的修正案,剛才各位議員就議案提供的寶貴意見,我亦一一細心聆聽。就提升和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及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方面,我想在此作一些回應。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均明確支持香港港口的地位和發展海運服務,以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此外,今年七月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亦指出,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的重要性。在此發展框架下,政府致力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打造香港成為世界領先的國際航運中心。
根據二○二四年八月公布的《2024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香港繼續位居全球第四,反映香港在港口條件、專業海運服務,以至整體環境等綜合實力優厚,為世界前列。
運輸及物流局於去年年底公布《海運及港口發展策略行動綱領》,從四個方向提出10大策略和32項具體行動措施。我們去年亦公布《現代物流發展行動綱領》,根據智慧化、現代化、綠色及可持續化、國際化和便利化五個方向,公布八大策略和24項行動措施。我們正有序推進各項行動。
同時,政府亦於今年的《施政報告》公布了進一步措施,包括在明年上半年革新現時的香港海運港口局,成為香港海運港口發展局,作為高層次諮詢機構,協助政府制訂政策和長遠發展策略,提升研究能力和加強人力培訓。同時,我們已於今年十一月公布《綠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動綱領》,帶領航運界綠色轉型。未來,我會積極發展綠色港口,推動數字化,加強和大灣區的港口協作,拓展多式聯運。
我們亦一直銳意推動海運服務發展,鼓勵業界發揮香港獨有的國際化和制度優勢,提供齊全而優質的海運服務,包括船舶服務、航運金融、海事保險、海事法律及仲裁等,從而令我們在港口和海運業發展可以做到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果效。
航空方面,隨着三跑道系統已於上月正式啓用,香港國際機場的容量將顯著提升,在二○三五年起的處理能力將增加五成,能每年處理一億二千萬人次旅客和一千萬公噸貨物。在國家「十四五」規劃支持下,特區政府會把握三跑道系統帶來的龐大機遇和經濟價值,助力香港鞏固及進一步提升國際航空樞紐的領先地位。
為充分用好三跑道系統帶來的額外運力,我們會以更前瞻視角發展及擴大航空網絡,提早布局與「一帶一路」國家的民航合作。在二○二五年,我們會與10個或更多民航夥伴探索加強民航聯繫,並支持香港國際機場繼續開拓新航點及增加航班,以配合三跑道系統的客運設施逐步開通。其中,我們計劃與民航夥伴磋商,剔除現時空運服務限制,優先擴大香港國際機場的主要航線,並連接具潛力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航空網絡。針對全球航空市場的增長點,我們會爭取與更多,包括位於歐洲、非洲、南美洲和亞洲在內的地區,簽訂新民航協議。同時,機場管理局(機管局)會積極配合政府的工作,與航空公司商討開展及增加來往香港的航班。
除了航空網絡外,我們亦致力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合作,完善香港國際機場的多式聯運網絡。其中,機管局與珠海剛於今年十一月簽署珠海機場股權合作協議,落實入股安排,為加強兩個機場的深化合作提供更堅實的基礎。我們會和珠海加強「經珠港飛」直通客運服務,亦會結合香港國際機場的國際航空網絡和珠海機場的國內航空網絡,擴大協同效應。我們亦會推進其他方面的合作,包括發展港珠澳國際航空貨運業務,推動建設高端航空產業群,實現互利共贏的發展局面。
此外,我們會聯同機管局規劃在機場島、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及東涌東新市鎮之間的海灣,顯著擴大「機場城市」的發展規模超過一倍,打造世界領先新地標,帶動高端商業、旅遊和休閒活動。機管局預期會在明年上半年就擴大「機場城市」制訂發展大綱。
主席,未來我們會更積極有為,努力求變,發揮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鞏固及提升本港航運及航空業的競爭力。我們亦會為國家「十五五」規劃早作準備及調研,融入國家高質量發展,成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兩個重要引擎。我謹此陳辭。多謝主席。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