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及物流局局長出席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就在所有的士車廂內安裝攝錄系統的建議的開場發言

以下是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今日(十二月十三日)出席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會議就在所有的士車廂內安裝攝錄系統的建議的開場發言:
 
主席:
 
多謝主席,我首先會作一個簡介,然後會請同事作一個簡單的投影片介紹。各位委員早安,我知道今日大家的出席都非常熱烈。
 
政府理解市民對優質的士服務的殷切需求。為了進一步提升的士服務質素,我們今次建議推出兩項措施,分別是要求所有的士車主於的士車廂內安裝攝錄系統,包括車廂攝錄機、行車記錄儀和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我稱為「三寶」,以及要求的士司機提供電子支付方式。
 
我留意到在政府發出立法會文件後,社會和的士業界普遍對於政府這項建議反應正面。有人甚至認為現時國內外不少地區,例如鄰近的澳門和深圳,甚至遠至澳洲和溫哥華等已經規定的士必須安裝車廂攝錄機,而內地和不少海外城市的的士更已廣泛接受電子支付,其實香港應該更早引入這兩方面的措施。

現時國內外不少地區,例如鄰近的澳門和深圳,甚至遠至澳洲和溫哥華等已經規定的士必須安裝車廂攝錄機,而內地和不少海外城市的的士更已廣泛接受電子支付,其實香港應該更早引入這兩方面的措施。
 
就香港的情況而言,我認為現在正是推行有關措施的合適時機。我們去年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銳意改革的士業界,其中一項重點是引入的士車隊制度。車隊需要符合各項牌照條件,包括所有車隊的士必須在車廂內安裝符合指明規格的攝錄系統,以及提供電子支付方式。
 
現時各個車隊正密鑼緊鼓進行籌備工作,而且會在未來半年內陸續投入營運,屆時所有車隊的士落地時都已配備有關裝置。而有車隊的士「打頭陣」,做好示範,現時正是合適時機將相關要求擴展至非車隊的所有的士,以全面提升的士業的服務質素和形象。
 
政府的建議是一個三贏的方案,對乘客、的士司機,以及整個的士行業的發展都會有好處。

​第一,可讓乘客享受更優質的服務和更好的乘車體驗。安裝攝錄系統有助警醒業內少數的害群之馬,亦讓警方和運輸署可以更容易跟進和調查涉嫌違規行為,例如我們經常關注濫收車資、兜路、拒載等問題,更好地保障乘客的權益。另外,電子支付已經越趨普及,要求司機提供電子支付方式能夠讓乘客,特別是遊客,更方便繳付車費,無需在乘搭的士前周圍找銀行提款或兌換港幣。這對於乘客、遊客,甚至的士司機來說都不是一個方便的做法。
 
第二,安裝攝錄系統可保障奉公守法的良好的士司機,他們無需擔心因為與乘客言語上的誤會而蒙受不白之冤。事實上,在政府推出記分制後,我都聽到的士業界不少司機朋友向我們反映大家本意都想做好件事,但亦擔心可能會有含冤受屈的風險,而在發生交通意外時,行車記錄儀所拍到的路面片段,更可作為一個客觀證據,協助釐清司機責任。
 
第三,整體的士業界亦會有所裨益。安裝攝錄系統有助警醒司機的駕駛態度,提高駕駛安全。當交通意外率降低,保費亦會有下調空間,減低業界的營運成本。綜合而言,安裝攝錄機和提供電子支付方式這兩項建議均有助提升的士行業整體服務質素和形象,吸引更多市民和遊客選用的士服務,這不單可提高業界收入,改善行業發展前景,亦有助建設香港好客之都的形象。
 
我希望強調,政府非常重視私隱保障。相對於現時個別的士司機在車廂內或已自行安裝攝錄機,各施各法的情況,如果在政府建議下,日後會透過政府設立的中央平台綜合管理有關影音片段,並且只有在跟進乘客投訴或調查涉嫌違法行為時,才會由獲授權人士擷取和查看有關片段,而有關片段都會加密處理,防止被盜用。我們相信在政府建議下,其實市民和司機的私隱才得到更穩妥的保障。
 
我和我的同事非常樂意聽取各位議員的意見和解答議員的提問。我們今日提出的是一個整體政策的方向,我知道往後亦會有不少技術上、或業界甚至更重要是社會市民的教育和醒覺,知道我們日後會推出這項措施,所以在今日的立法會事務委員會後,我和我的同事,特別是運輸署以及業界需要更加積極及主動向社會提出這項議題,早日於社會形成氛圍,好讓我們知道社會的關注和意見,讓我們細化法例修訂的時候可以及早照顧所有方面。以下讓我請運輸署助理署長馮惠筠女士以幾張簡單的投影片向各位介紹有關建議。
 
多謝主席。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