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五題:協助企業善用人工智能技術
以下是今日(十二月十八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李梓敬議員的提問和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的答覆:
問題:
有意見認為,近年全球各地均積極發展人工智能(下稱AI)相關產業,但本港企業在應用AI技術時,仍面對地域限制及資金不足等問題。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鑑於據報,本年七月AI工具ChatGPT的開發商限制對包括香港的地區提供應用程式界面服務,政府有否與有關開發商商討解除限制;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二)鑑於政府於本年十月推出人工智能資助計劃,以資助合資格企業善用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的算力,實現更多AI科研和應用突破,該計劃至今共收到多少項申請;政府會否為獲資助企業提供技術支援,並將該計劃擴展至涵蓋中小企業和社團,以提升其AI應用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及
(三)鑑於有意見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在AI發展方面具有優勢,政府有否制訂具體措施,協助本港企業在AI技術領域上與該等城市的機構加強合作,並為本地AI初創企業提供發展機遇;如有,時間表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就李梓敬議員的提問,我現回覆如下:
(一)香港一直奉行自由市場經濟。我們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來港開拓業務,為本地市場提供多元化服務和產品,包括來自美國的ChatGPT。另一方面,我們尊重個別企業就其產品推出針對不同市場的營銷策略及商業安排。
近年各式各樣的大語言模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香港、內地及海外眾多企業紛紛推出人工智能應用產品。而在「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支持下由本地大學科研團隊成立的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究中心(HKGAI),亦專注研發以本地數據庫為基礎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及大語言模型,並正開發一套「生成式人工智能文書輔助應用程式」,目前已有逾40個局/部門參與政府內部試用計劃。
隨着人工智能技術越趨成熟,應用場景日漸豐富,我們預期香港會有更多切合本地和不同界別需要和具有競爭力的人工智能產品推出市場。
(二)政府於今年獲立法會撥款30億元,推行為期三年的人工智能資助計劃(計劃),主要用作資助本地大學、研發機構及人工智能相關企業善用數碼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超算中心)的高階算力服務。
計劃自今年十月開始至今,數碼港收到約10宗申請。政府委任的獨立委員會已就首批申請進行了初步評審,在完成進一步審核後,預計獲批項目在部署後會盡快展開。
透過計劃,受資助機構不單可獲得財政支援,數碼港作為匯聚算力、技術和人才的科技園區亦提供創新平台,連結人工智能的供求雙方,以探索產品創新,促進技術轉化和應用場景融合。即使一般企業或機構未必需要直接使用超算中心的高階算力或應用衍生出來的大語言模型,亦可透過蓬勃的人工智能生態圈,獲得更多貼近市場需要的科技產品。
(三)香港在人工智能領域具有一流的競爭力。我們的研究基礎深厚,本地多家院校的數據科學及人工智能相關科目在國際排名名列前茅。至於聚焦人工智能及機械人技術的「AIR@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則已成立15間研發實驗室(包括HKGAI),匯聚世界頂尖人才。科學園及數碼港亦雲集超過800家人工智能相關企業,今年亦吸引逾百間人工智能企業落戶香港,助力香港發展成為人工智能高地。
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香港具備匯聚內地和國際數據的獨特優勢,有利我們加強與內地(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合作。具體來說,我局與廣東省科學技術廳於二○二三年三月簽署《粵港科技創新交流合作協議》,進一步深化粵港科技創新交流,強化兩地產學研創新協同。粵港兩地政府共同推行的粵港科技合作資助計劃亦一直鼓勵雙方的大學、研究機構和科技企業就不同科技範疇(包括人工智能)加強合作,推動在高科技及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的工作,提升兩地企業的生產力和競爭力。
我們會繼續推動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創科合作,並鼓勵本港創科企業把握好大灣區的機遇,開拓內地市場。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