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八題:在公眾假期期間提供的醫療服務
以下是今日(一月十五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克勤議員的提問和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的書面答覆︰
問題:
據報,上月聖誕節公眾假期期間,有三間公立醫院(即威爾斯親王醫院、基督教聯合醫院和廣華醫院)的急症室服務輪候時間超過八小時,另有兩間公立醫院(即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和北區醫院)的急症室服務輪候四至五小時。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是否知悉,上月聖誕節公眾假期期間全港公立醫院急症室求診人次,以及在急症室分流制度下屬第五類別的病人的平均輪候時間為何;該等數據與非公眾假期相比有何差別;
(二)是否知悉,就於假日期間急症室服務輪候時間超過八小時的公立醫院而言,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有何應對措施確保有足夠人手讓急症病人能得到適時救治;
(三)鑑於上月聖誕節公眾假期期間共有18間普通科門診診所提供服務,是否知悉,醫管局以何準則訂定提供服務的診所;在該期間的求診人次為何,以及該數據與平日相比有何差別;
(四)因應威爾斯親王醫院、基督教聯合醫院和廣華醫院在上月聖誕節公眾假期期間的急症室求診情況,是否知悉,醫管局日後會否加開該等地區的普通科門診服務;
(五)鑑於政府將在公眾假期期間應診的私家醫院、私營醫療機構、家庭醫生診所和中醫診所的資料整合並上載至「地理資訊地圖」(該地圖),而根據該地圖的資料,於上月聖誕節公眾假期期間提供診症服務的私家醫院、私營醫療機構和家庭醫生診所只有約40多間,政府有何措施鼓勵更多私營醫療機構提供假期應診服務;
(六)除該地圖外,政府會否加強宣傳各區在公眾假期期間提供服務的診所的資訊;
(七)會否與私營醫療機構制訂在公眾假期期間應診的機制,以確保全港18區均有足夠的私家診所應付市民需求;及
(八)會否在公眾假期期間試行視像會診和社區藥房合作項目,讓病人可遙距診症並取得合適的藥物?
答覆:
主席:
就陳克勤議員的提問,經諮詢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後,現回覆如下:
(一)及(二)現時醫管局轄下十八間公立醫院設有急症服務,為病情或傷勢嚴重的人士和災難事故傷者等有緊急需要的市民提供及時的服務。為確保有緊急需要的市民能先獲得照顧,急症室實行病人分流制度,病人會根據其臨床情況被分為危殆、危急、緊急、次緊急及非緊急五個類別,並按類別緩急決定治理的先後次序。醫管局的急症服務目標定位為使前三類病人可獲即時及優先的診治,並訂明所有(即100%)危殆的病人獲即時診治,而絕大部分被分類為危急(95%)及緊急(90%)的病人在抵達急症室後15分鐘或30分鐘內應獲處理。
過去十年,急症室危殆、危急及緊急類別個案數目由二○一四年平均每月約六萬一千宗上升至二○二四年平均每月約七萬四千宗,急症室服務有緊急需要的病人的壓力已甚高。與此同時,次緊急及非緊急個案在過去十年亦一直佔比多達五成半至六成半。急症室並非普通科門診,而是為病情較危急的病人提供緊急醫療服務,必需先調動醫護人員搶救較危急的病人,被分類為次緊急或非緊急的病人因此需要等候較長時間。第四及五類病人的病情一般比較穩定及沒有生命危險,例如感染流感或腸胃不適等穩定偶發性疾病,大部分可以由普通科門診、私家醫生或私家醫院治理。如果急症室有大量次緊急或非緊急病人,無可避免擠兌應用以治理危殆、危急、緊急類別個案的急症室資源,影響到病人的治理。
在服務需求高峰期期間,醫管局採取多項措施應付增加的服務需求,以確保為有緊急需要病人的服務得以盡量維持,免受非緊急個案過分影響。例如醫管局透過特別酬金計劃來增強及靈活地調配醫護人手,以減輕前線工作人員的壓力。此外,為方便病情穩定的病人彈性選擇其他就診安排,醫管局在服務需求高峰期期間推行急症室特別退款安排。有關措施便利病情穩定及較輕微的病人更有彈性地選擇其他就診安排,例如選擇到其他私營醫療機構求診,疏導病人及減輕急症室壓力,讓急症室可集中資源照顧有需要的病人。
實施上述措施後,根據醫管局的數據,二○二四年十二月聖誕節及二○二五年元旦公眾假期期間公立醫院急症室各類別平均就診人次(危殆病人除外)及平均輪候時間,均較二○二三年(包括二○二三年聖誕節及二○二四年元旦公眾假期)及二○二四年全年相應數字為低。而在過去兩年,聖誕及元旦假期後的一星期(即一月二日至八日),公立醫院急症室的平均每日就診人次則較假期期間有所增加。值得留意的是,在二○二四年無論是否在公眾假期期間,危殆病人皆獲得即時診治,而危急類別病人的平均輪候時間為七至八分鐘,可見有緊急需要的市民已能於急症室獲得適時的服務,有關統計見附件一。在上述期間需要等候較長時間的求診者尤其是分類為第五類的病人俱為並非緊急而必須使用急症服務的市民,政府會繼續鼓勵他們善用其他非急症及私營市場提供的服務。
(三)及(四)為應對市民在聖誕長假期的求診需要及減輕急症室的服務壓力,醫管局在二○二四年聖誕假期期間加強提供普通科門診服務,除一般提供公眾假期普通科門診服務的14間普通科門診診所以外,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及二十六日額外於四間普通科門診診所提供服務。總共18間普通科門診診所提供的服務涵蓋七個醫院聯網,分布在香港、九龍及新界各區(見附件二)。普通科門診診所會相互配合,協同互補,各聯網因應區內診所位置、服務需求、診所配置及人手安排等安排提供公眾假期服務的普通科門診診所,以照顧不同地區居民的需要。在二○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及二十六日,普通科門診就診人次合共超過4 400,與非服務高峰期的公眾假期普通科門診的服務量相比,增加超過兩成。
醫管局會不時檢視有關服務安排,在評估各區的服務需求時,會參考過往經驗,務求更善用資源以切合服務需要。此外,為應對服務高峰期期間的求診需要,醫管局會按實際情況增加人手,加強普通科門診診所服務。
(五)至(七)為讓公立醫院急症室更能集中處理急症和緊急服務,政府和醫管局一直鼓勵病情較輕微的病人更多使用社區的基層醫療及家庭醫生服務,以有效疏導公營急症醫療服務的壓力。
現時,絕大部分私家醫院已提供全日24小時服務。同時,公立醫院急症室亦有提供全港十八區在假期期間應診的私營醫療機構及家庭醫生的資料供市民參閱。
此外,政府於二○一一年推出《基層醫療指南》(《指南》),旨在提供一個網上資料庫(網站:www.pcdirectory.gov.hk),載列社區內基層醫療服務提供者的執業資料,便利巿民查閱服務提供者的專業資格、執業地址、電話號碼、應診時間、服務範疇,以及有否參與政府各項資助項目等。《指南》目前設有三個分支指南,包括西醫、牙醫和中醫 。截至二○二四年十一月三十日,共有3 892名西醫、1 049名牙醫和2 470名中醫載列於《指南》。全港各區的地區康健中心和地區康健站會推廣《指南》,包括鼓勵其會員利用《指南》選定切合個人需要的基層醫療人員。同時,基層醫療署會繼續透過不同渠道,包括電郵、醫生通訊月刊及地區康健中心網絡,積極鼓勵私家醫生和基層醫療服務提供者於長假期期間提供服務,以應付需求。
為了減低求診需求急增對公營醫療系統的影響,醫務衞生局亦整合全港十八區在二○二四年聖誕公眾假期期間的應診安排,共收集到約50間私家醫療機構及120間中醫診所的應診資訊,並與發展局空間數據辦事處和地政總署合作,將相關醫院及診所的資料(包括地址、電話及應診時段等)上載至「地理資訊地圖」網上平台,方便有需要的市民搜尋合適的醫院或診所就醫。
與此同時,政府和醫管局一直透過不同平台,包括新聞公告、新聞發布會、媒體訪問、公眾呼籲、社交媒體及醫院內廣播等,向公眾宣傳在服務需求高峰期的應對措施及公立醫院及診所的運作情況。醫管局亦會於公眾假期前發放新聞稿公布有關公眾假期普通科門診服務的最新資訊,並把有關資訊上載於醫管局網頁,以及在「HA Go」內的「預約普通科門診」功能及電話預約系統中加入特別告示,提示病人有關公眾假期普通科門診服務的安排。醫務衞生局中醫藥處亦轉發有關資訊予中醫藥界,讓市民有更多途徑接收相關資訊。
政府和醫管局未來會繼續與業界(包括中醫藥界)保持緊密溝通,並適時呼籲私營醫療機構在求診高峰期及長假期加開服務,以紓緩公立醫院服務的壓力。
(八)提供視像會診服務會佔用相應比例的醫護人員資源。為應付於公眾假期期間增加的服務需求,醫管局已將資源調配集中於急症室、假期普通科門診和其他駐院專科提供服務,以便為市民提供面對面的醫療服務。這安排不僅有助於進行全面的診斷,病人在接受診治後還能即時領取所需藥物,醫管局同時亦能夠有效集中資源,提升診症效率。醫管局會不時檢討服務模式,以確保能夠靈活應對市民的需求,並持續優化醫療服務質量。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