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五題:推廣山徑旅遊
以下是今日(二月十二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鄭泳舜議員的提問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的答覆︰
問題:
據報,近日上映的一套有關四條香港山徑的紀錄片大受好評。有意見認為,香港擁有美麗的山徑及山脊線,政府應以嶄新思維或全新角度推廣山徑旅遊。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政府有何計劃優化山徑或郊野公園的配套設施,例如增設補給休息站、加水站、洗手間及指示牌等,以滿足不同類別的行山人士需要,以及進一步推廣山徑旅遊及安全的行山文化;
(二)政府有何計劃及宣傳策略,向不同地方的旅客推廣香港的山徑,例如會否考慮主動出擊邀請著名跑手作推廣,或支持上述紀錄片在國際串流平台或香港以外地區播放,以吸引境外旅客;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三)為進一步推廣香港的山徑旅遊,政府會否考慮支持籌辦及推廣山徑比賽或越野賽事,以吸引更多本地及境外人士參賽,藉此加強宣傳香港優美的自然山徑?
答覆:
主席:
香港擁有豐富的綠色生態旅遊資源,包括遍布全港的行山徑及郊野公園,風景怡人,與繁華鬧市近在咫尺,每年均吸引不少旅客來港行山郊遊。進一步善用香港豐富的生態資源,推動綠色旅遊發展,正是我們去年底公布的《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一個開拓多元化旅遊產品的方向。
就鄭泳舜議員的提問,經諮詢環境及生態局後,現回覆如下:
為推廣綠色旅遊,旅遊事務署聯同漁農自然護理署,下稱漁護署,自二○一八年起推展行山徑改善計劃,以完善20條位於郊野公園內熱門及具旅遊潛力的行山徑的旅遊配套,並優化「郊野樂行」主題網站。改善工程包括完善路徑網絡覆蓋、控制路徑的水土流失、改善植被、加設觀景點及優化訪客資訊等。其中12條行山徑的改善工程已完成,餘下八條行山徑的改善工程預計於二○二六年第一季前陸續完成。
漁護署亦致力優化郊野公園的山徑及提供合適的配套設施,包括提供57個沖水式洗手間及超過120座流動洗手間;並設有289座涼亭、37個加水站及約30部飲品售賣機。政府預留了五億元優化郊野公園,包括改善設施及增設設施,以及逐步引入樹頂歷奇、戰時遺跡博物館等大型設施。其中例子有於熱門郊遊地點增設五間及重建六間洗手間。這些洗手間採用低碳和環保設計,預計由二○二六年至二○二八年陸續投入服務;破邊洲觀景台和蓮麻坑鉛礦洞活化項目已在二○二四年年底對外開放。
漁護署透過校訪活動、導賞服務、網上短片及社交媒體等,向大眾推廣香港獨特的自然景色和郊遊體驗,提供遠足安全及防止山火的資訊及宣傳「自己垃圾自己帶走」。漁護署除在郊野公園設置指示牌外,亦透過「郊野樂行」網站提供山徑的地圖、長度、難度評級及沿途景點等綜合資訊,讓市民和旅客規劃行程。「郊野樂行遠足留蹤」流動應用程式的功能亦包括記錄使用者的位置,在發生意外後可縮短搜救時間。此外,漁護署與駐內地的經濟貿易辦事處(經貿辦)和廣東省林業局等合作,於內地社交媒體平台宣傳香港的自然風光和行山路線,以及推廣行山安全信息。漁護署會持續檢視和調整有關推廣宣傳策略及資訊,透過多元化的渠道發放,以確保市民和旅客能安全地體驗香港的自然之美。同時,警務處、消防處、飛行服務隊和民安隊(民眾安全服務隊)亦以不同渠道及活動提升遠足人士的行山安全意識。
除漁護署的宣傳推廣外,香港旅遊發展局(旅發局)透過全年宣傳平台「咫尺自然的香港」,詳細介紹不同地區的行山路線,並配以故事,加深旅客對行山徑的認識,以及介紹由旅遊業界及其他機構舉辦的導賞活動及綠色旅遊產品,讓旅客欣賞香港令人心馳神往的自然風貌。此外,電影亦是很有效的宣傳渠道,例如電影《香港四徑大步走》記錄了近年一場山跑賽事,參加者來自不同地方,跨山越嶺地挑戰自我極限,同時宣傳香港獨特的自然風貌。文創產業發展處正與駐海外經貿辦及世界各地影展夥伴溝通,致力把有關影片推廣到海外電影節,並爭取在國際和內地串流平台上播放的機會,吸引更多旅客來港體驗。旅發局亦曾邀請該電影的導演及製片人,在海外媒體分享香港大自然的風光及香港越野跑的樂趣。
此外,不少團體每年均舉辦各種類型的山徑比賽或越野賽事,以及其他休閒性質的山徑活動。政府亦有支持籌辦及推廣其中一些活動,讓更多旅客來港參與。政府將繼續以自然保育和可持續發展原則,致力推動綠色旅遊,落實「香港無處不旅遊」的概念。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