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環境數據庫勇奪國際創新獎 環保署科技成果再獲肯定
環境保護署(環保署)開發的香港環境數據庫(hked.epd.gov.hk/)榮獲國際影響評估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mpact Assessment)二○二五年度「企業創新獎」,充分肯定了香港特別行政區(特區)政府在應用創新科技以支援環境影響評估(環評)程序的努力與成就。
特區政府二○二三年就優化本港的環評程序推行多項措施,當中包括建立香港環境數據庫。數據庫採用地理信息系統及立體繪圖平台,整合過百種環境基線調查數據,大大縮短擬備環評報告的資料搜集時間。數據庫不僅能追蹤環境隨時間及發展項目變化的情況,還提供一系列線上工具和資料,例如空氣質素、水質及交通噪音等,協助項目倡議人有效地進行工程規劃及相關模擬評估,從而提升環評研究的準確性及一致性。
環保署署長徐浩光博士說:「數據庫是優化環評程序工作中的重點項目,利用先進的智慧科技及龐大的數據系統支援整個環評程序,大大縮短環評程序所需的時間。項目榮獲國際影響評估協會的認可,再次展示出特區政府的創新思維和技術成果廣受國際社會肯定。環保署將繼續致力於環境保護及可持續發展,利用先進科技為香港乃至全球的環境保護工作貢獻力量。」
徐浩光博士又指,環保署將繼續提升數據庫的功能,並引入人工智能技術以支持環評研究。該署正與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HKGAI)合作,在數據庫的基礎上開發並加入全新的人工智能應用程式。程式將利用DeepSeek和HKGAI V1等大型語言模型,結合數據庫的豐富資料,期望能進一步提升環評程序的效率及研究質量。
數據庫自推出以來,每年記錄超過兩萬名的用戶使用量,並廣泛獲得政府部門、業界持份者、顧問公司及學術界等各界人士的正面評價。至今有超過一百宗環評及規劃項目從數據庫的應用中受益。
國際影響評估協會「企業創新獎」旨在表彰對環評、管理或政策實踐作出重大貢獻的傑出個人或機構。頒獎儀式將於五月一日在意大利博洛尼亞舉行的第四十四屆國際影響評估協會年度會議上舉行,環保署代表團隊將出席典禮接受獎項,並分享如何利用數據庫的空間數據和信息化技術支持環評程序,以提升環境治理的透明度和效率。
環保署去年十二月亦憑數據庫在二○二四年「東南亞論壇」國際會議上榮獲「最佳環境創新獎」。另外,環保署代表將於四月中旬出席在北京舉行的第七屆生態環保產業創新發展大會,與內地專家分享智慧科技對環境影響評估帶來的正面影響。
環保署持續推進創新科技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應用,包括「全港性污水病毒監測計劃」,透過非侵擾性的方式,檢測污水網絡的新冠病毒濃度,在不同防疫階段協助有效追蹤病毒源頭,以及發揮定點監測的作用。該計劃同樣獲得區域及國際性獎項。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