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署理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就「加速發展智慧政府,更好協助市民融入大灣區生活」議員議案開場發言

以下是署理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張曼莉今日(三月二十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加速發展智慧政府,更好協助市民融入大灣區生活」議員議案的開場發言:

主席:

首先,我感謝梁子穎議員提出「加速發展智慧政府,更好協助市民融入大灣區生活」的議案,以及陳紹雄議員及何俊賢議員提出的修正案,讓大家有機會就此議題交流和提出意見。

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發展的地位日益重要,大灣區具備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基礎條件,人口超過8 600萬,經濟規模龐大,發展潛力無限。香港作為國際創科中心,亦是區內的重要創科引擎,必須把握機遇,以創新科技推動區域協作和經濟增長,融入大灣區建設。

香港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推動數字化及智慧化轉型,尤其積極加強數字政府建設,透過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及雲端運算等創新科技,提高政府運作和公共服務的效率,以科技惠及民生,同時促進跨境數據互聯互通,既更好提升香港智慧城市及國際創科中心的建設,亦助力數字灣區提速發展。

特區政府早於二○二二年年底公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創科藍圖》),提出四大發展方向和八大重點策略,其中一個重要方向正正便是「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建設智慧香港」。各決策局/部門亦循着《創科藍圖》的發展策略,提出、推動及落實相關智慧政府措施。

為進一步前瞻、有系統地加速智慧政府建設,我們進行體制改革,在二○二四年七月成立數字政策辦公室(數字辦),優化頂層設計,以全方位的策略加速數字政府建設,包括加強數字基建支援、促進數據互聯互通及推動政府內部創新和促進智慧應用,由上而下加快香港數字政府建設。

數字辦負責制訂有關數字政府、數據治理及資訊科技的政策和措施,率領部門數碼轉型,落實以數據、市民和結果為本的數字政策,當中包括整合並運用政府內部的資訊科技相關資源和技術,推動更多數據開放和共享,加強數字技術應用,改變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方式,並切合數字時代下不斷轉變的需要和公眾期望,推出更多便民利商的數字服務。數字辦亦負責統籌各部門陸續推出的數字政府及智慧城市「百項方案」,當中接近一半涉及利用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科技的創新應用。

在協助市民融入大灣區生活方面,特區政府推出了多項措施。例如,我們與廣東省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於二○二三年十一月簽署《粵港政務服務「跨境通辦」合作協議》,推出「跨境通辦」線上服務專區及專題網站。透過「跨境通辦」服務,讓市民可以在大灣區內地城市便捷地申辦超過70項香港政務服務,包括市民常用的稅務申報、福利申請及證明文件辦理等。

展望未來,我們深信透過數字政府建設、智慧城市發展及與大灣區城市的跨境數據流通協作,可以進一步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及更好融入大灣區發展,為香港的長遠發展注入新的動力。特區政府將會繼續與市民和業界攜手合作,共同建設一個更智慧、更包容、更可持續的香港。
 
主席,我會細心聆聽各位議員的意見,稍後會就梁子穎議員提出的議案和陳紹雄議員及何俊賢議員提出的修正案中的具體建議一併作出回應。多謝主席。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