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竭力解決混凝土廠違規運作問題 堅定保護環境及市民健康
環境保護署(環保署)一直致力保護環境,應對空氣污染以保障市民健康是環保署的核心工作之一。除了嚴厲執法外,政府亦會不時檢視與完善相關法例,加上宣傳教育工作,為市民締造健康怡人的生活環境。最近修訂的《空氣污染管制條例》就是其中一項重要舉措。
為更有效打擊無牌指明工序作業,政府修訂《條例》,引入法定封閉通知機制,並完善指明工序下「水泥工程」的涵蓋範圍和「處所」的定義,避免被錯誤解讀或規避監管的情況。《2024年空氣污染管制(修訂)條例草案》已於上周三(三月十九日)在立法會會議上獲三讀通過,並已於三月二十八日刊憲及將於四月十一日生效。
環保署發言人指出,《條例草案》授權環保署署長可在其有合理因由相信某處所有無牌指明工序作業進行時,向有關處所發出封閉通知,對於處理如油塘東源街二十號及二十二號兩間混凝土廠違規運作問題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條例草案》獲通過後,署方早前已收到相關油塘混凝土廠東主的通知,指除涉及清拆廠房的工序外,將於四月初停止生產混凝土及相關運作。
根據《條例》,指明工序(包括水泥工程)屬可引致嚴重空氣污染的主要源頭,必須按《條例》取得有效指明工序牌照定方可進行。兩間位於油塘東源街二十二號及二十號的混凝土廠的指明工序牌照因為未能符合《條例》的相關要求,環保署分別於二○二一年四月及二○二二年四月拒絕其牌照續期。廠方繼而向空氣污染管制上訴委員會上訴,並在上訴被駁回後透過司法覆核和各種司法程序拖延,繼續在無牌的情況下運作,導致空氣污染及環境滋擾問題持續,影響附近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對他們造成困擾。
就上述兩間混凝土廠的運作問題,環保署一直努力不懈嚴肅跟進,同時透過持續執法及修改法例,雙管齊下打擊這些影響環境和危害市民健康的違規運作。環保署至今已向廠方發出共39張傳票提出刑事檢控,觀塘裁判法院已於去年十月四日裁定其中兩項有關沒有遵從空氣污染消減通知的控罪成立,另外28項控罪將於今年四月七日進行聆訊,餘下的九宗違規個案則仍在處理中。
環保署發言人表示,該署會繼續密切監察,若發現上述兩間混凝土廠在《條例草案》生效後,仍漠視牌照要求無牌運作,定必按新修訂《條例》賦予的職權嚴肅跟進,以停止有關無牌指明工序運作,保障油塘區內居民的健康。
發言人補充:「為配合業界所需及市場發展,環保署去年十一月中推出了一系列措施精簡水泥工程指明工序牌照的申請及處理程序,包括簡化申請表格和所需文件,以及透過網上平台讓申請人自行進行簡單的空氣質素評估。業界對此普遍反應正面。這些措施成效顯著,可將涉及水泥工程指明工序牌照申請及處理時間大大縮短。」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