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假期期間經陸路往返內地的旅客流量預測及有關安排

今年清明節假期期間(即四月三日至四月六日),入境事務處(入境處)預計約有458萬人次(包括香港居民及訪客)經各海、陸、空管制站進出香港。經入境處與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邊檢總站)等內地部門協商後,預計約有391萬人次會經各陸路邊境管制站進出香港。陸路出境較為繁忙的日子為四月四日(星期五),出境人次約561 000,而入境高峰期為四月六日(星期日),入境人次約608 000。

入境處估計假期期間羅湖管制站、落馬洲支線管制站及深圳灣管制站將會非常繁忙,預計每日平均分別約有231 000、211 000及149 000人次出入境。

為疏導假期期間的旅客流量,入境處已減少前線人員休假,以便彈性調配人手,加開檢查櫃枱及通道以疏導人流及車流。

另一方面,入境處亦會連同香港警務處、香港海關和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在羅湖管制站成立聯合指揮中心,以作出相應的部署及採取適當措施,並與深圳邊檢總站等內地部門緊密聯繫,密切留意人流情況及在有需要時採取適當分流疏導措施,確保過關人流暢順。
 
​為避免旅客在口岸過關的輪候時間過長,入境處呼籲所有經陸路往返內地的旅客應預早計劃行程,盡量避免選擇在繁忙時段過關,並留意有關各邊境管制站交通情況的電台或電視廣播。旅客可瀏覽入境處網頁www.immd.gov.hk,查看各邊境管制站的繁忙時間。此外,市民及旅客亦可透過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式隨時隨地查閱各陸路邊境管制站的估計輪候過關狀況,以便計劃行程及減省排隊時間。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式可於Apple App Store(支援iOS 12.0或以上版本)、Google Play(支援Android 8.0或以上版本)、華為AppGallery(支援Android 8.0或以上版本)和入境處網頁以安卓應用程式套件免費下載。旅客可透過掃描二維碼(見附件)或於入境處網頁www.immd.gov.hk下載該程式。旅客亦可瀏覽運輸署網頁www.td.gov.hk內提供往來各管制站的公共運輸服務資訊。

入境處呼籲旅客在過關前往內地時,應緊記帶備身分證明文件及前往內地的有效旅行證件。香港居民出門前應檢查回鄉卡的有效日期,而香港非永久性居民則須帶同其有效的智能身份證及簽證身份書或旅行證件過關。

至於因遺失或補領身份證而獲發申請香港身份證收據的市民,或未滿十一歲而已領有香港身份證的兒童,他們應同時帶備有效的旅行證件或回港證過關。

現時入境處已在各管制站裝設約700條e-道。為進一步提升管制站的通關效率,讓更多的香港居民使用便捷的e-道服務,入境處已於三月三十一日起調整智能身份證持有人使用e-道服務的適用年齡,七歲至十歲及身高達1.1米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只要持有智能身份證和有效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無須預先登記便可在各管制站使用e-道服務,以容貌識別技術自助辦理出入境檢查手續。另外,「非觸式e-道」服務現已經擴展至所有管制站,已登記的合資格香港居民可透過「非觸式e-道」手機應用程式產生加密二維碼進入e-道,再配合容貌識別技術核實身分自助辦理出入境檢查手續。

此外,各管制站已向訪港旅客提供更方便的自助離境服務「離境易」。這項服務採用容貌識別技術核實訪港旅客的身分,讓合資格並持有電子旅行證件的訪港旅客經「離境易」e-道辦理自助離境手續,無須預先登記。

香港居民在外旅遊時如需協助,可致電入境處「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的24小時求助熱線,電話:(852)1868;透過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式以網絡數據致電「1868」熱線或使用1868聊天機械人;發送訊息至1868 WhatsApp求助熱線或1868微信求助熱線;或提交網上求助表格求助。

郭俊峯(右)巡視機場管制站出境大堂。
郭俊峯(右)巡視機場管制站出境大堂。
郭俊峯(右)巡視機場管制站出境大堂。
郭俊峯(右)巡視機場管制站出境大堂。
郭俊峯(右)巡視港珠澳大橋管制站出境大堂。
郭俊峯(右)巡視港珠澳大橋管制站出境大堂。
郭俊峯(右)巡視機場管制站出境大堂。
郭俊峯(右)巡視機場管制站出境大堂。
郭俊峯(右)巡視港珠澳大橋管制站出境大堂。
郭俊峯(右)巡視港珠澳大橋管制站出境大堂。
郭俊峯(右一)在港珠澳大橋管制站為前線人員打氣。
郭俊峯(右一)在港珠澳大橋管制站為前線人員打氣。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