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保安局局長就「優化處理免遣返聲請」議員議案開場發言

以下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今日(四月二日)在立法會會議就「優化處理免遣返聲請」議員議案的開場發言:

代主席:

我感謝黎棟國議員的議案和三位議員提出的修正案,就「優化處理免遣返聲請」發表意見和提出建議。

​政府非常關注濫用免遣返聲請機制的問題。作為一個尊重法治、依法施政的國際都市,在處理免遣返聲請時,政府必須符合法律要求,包括終審法院所訂的高度公平標準和顧及政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政府多年來一直認真正視、積極應對這個社會十分關注的議題,並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以高效率處理免遣返聲請,盡快遣送聲請不獲確立者離開香港。

特區政府在這方面的工作可歸納為五大範疇,包括:(一)源頭堵截、(二)嚴厲執法、(三)高效審核、(四)依法羈留,以及(五)大力遣送。以下我簡單介紹政府最近就各個範疇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一)源頭堵截

源頭堵截是防止濫用免遣返聲請機制的第一道防線。香港特區聯同內地和澳門相關部委成立了專班,以高層次領導堵截非法入境者的工作,並加強聯合執法,效果顯著。二○二四年被截獲的非華裔非法入境者數字已較二○二三年十月高峰期大幅下跌84%至每月平均約60人。為更精準地打擊偷渡行為,特區政府會持續與內地和澳門有關執法機構加強三地情報交流。除非法入境者以外,為了阻止可能濫用免遣返聲請機制的人士乘坐來港航班,政府亦自二○二四年九月分階段推行預先通報乘客資料系統。系統推出短短數個月已發揮功效,識別並拒絕了一些不合資格人士登機,包括曾被拒絕免遣返聲請並遣回原居地的人士,成功將第一道防線擴展至香港以外。

(二)嚴厲執法

我們知道不少濫用機制人士是藉提出免遣返聲請而留港打黑工,因此政府必須杜絕潛在免遣返聲請人及非華裔非法入境者來港的經濟誘因,嚴厲打擊非法勞工及聘用非法勞工。入境處(入境事務處)繼續加強針對入境罪行和非法受僱的執法行動,單於二○二四年便巡查目標場所共13 306次,比二○二三年多254次,並拘捕444名非華裔非法勞工和146名僱主。

(三)高效審核

為了減少積壓的聲請個案,以盡量減輕大量聲請人在港對社會構成的負擔,入境處及酷刑聲請上訴委員會已分別透過精簡程序及加強調派人手,以高效率處理聲請和上訴個案。入境處處理每宗聲請的時間由早期約25個星期大幅縮減約60%至現時平均約10個星期,亦確保新接獲的免遣返聲請能獲即時處理。酷刑聲請上訴委員會亦已於二○二四年第一季精簡工作流程,現時處理上訴個案的平均時間,已由過去超過七個月縮減至約四個月內完成。

與此同時,司法機構一直積極採取多項措施以確保在合理可行的情況下,盡快處理與免遣返聲請有關的案件,包括增加人手處理相關個案,以及精簡程序,以提高效率。二○二五年初,司法機構亦額外委任合資格的法律界人士為「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暫委法官(免遣返聲請)」,務求加快處理積壓的聲請相關案件。

(四)依法羈留

特區政府一直致力在社會可負擔的範圍內增加羈留名額,依法羈留對社會治安有較大風險的聲請人。繼保安局於二○二三年修例將勵顧懲教所納入為入境處羈留地點,使羈留名額由660個,增加33%至900個,勵顧懲教所亦剛於昨日(四月一日)完成原址擴充,該處羈留名額增加40個,使整體羈留名額增至940個。另外,為了加強管理羈留設施的紀律和秩序,政府亦於二○二三年十一月實施多項有關被羈留人士待遇的法例修訂,包括訂定更全面的違紀行為及加強干犯違紀行為的懲罰。

(五)大力遣送

在遣送方面,政府亦於檢討相關政策後,在二○二二年十二月實施了更新的遣送政策,可大幅提早遣返聲請不獲確立者,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拒絕聲請人提出的司法覆核或相關許可申請後即可遣送,不用等待聲請人向上級法院的上訴。更新遣送政策成效顯著,入境處在二○二四年共遣送2 219名聲請不獲確立者離港,較二○二三年增加24%。入境處會繼續全面實施有關政策,亦會繼續與聲請人士來源國的領事館保持緊密溝通,以加快包括身分核實的遣送相關工作。

代主席,局方會繼續全方位推動加快處理免遣返聲請的相關工作,以減省審核個案的時間及監察相應開支。我們明白社會和議員的關注,亦一直就這個議題與議員交流意見。我會透過今日的議案辯論,仔細聆聽議員的發言,總結時再回應議員的意見。多謝。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