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環境及生態局局長就《2024年保護臭氧層(修訂)條例草案》恢復二讀辯論發言全文
以下是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四月二日)在立法會會議就《2024年保護臭氧層(修訂)條例草案》恢復二辯論的發言全文:
主席:
我衷心感謝法案委員會主席陳紹雄議員以及各委員的努力,細心審議《2024年保護臭氧層(修訂)條例草案》,下稱《條例草案》,並能在今日恢復二讀辯論。我亦感謝所有發言的議員提出的寶貴意見。
香港自一九八八年起,透過《保護臭氧層條例》,實施聯合國《關於消耗臭氧層的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蒙特利爾議定書》)的要求。氫氟碳化物是一種會導致氣候變化的溫室氣體。國際社會近年已有共識,同意禁止或管制其使用及生產。《蒙特利爾議定書》在二○一六年十月通過了建基於該國際共識的《基加利修正案》,下稱《修正案》,將18種氫氟碳化物納入《蒙特利爾議定書》的管制範圍,並訂立相應的削減目標和時間表。
《條例草案》的目標旨在落實《修正案》,並達到在二○三六年把受《修正案》管制的18種氫氟碳化物的消耗量由基線水平削減85%的最終目標。《條例草案》一方面落實《修正案》要求的各項規管措施,同時為達到削減安排提供法律基礎,循序漸進達到有關削減目標。
總體而言,法案委員會委員均支持《條例草案》的目標,並認同應盡快完成法例修訂工作,以落實《修正案》。委員亦提出了很多具建設性的建議。經審慎考慮,我們建議修訂《條例草案》的部分條文。我會稍後在全體委員會審議階段提出修正案時再作介紹。
立法時間表方面,《修正案》已在二○二一年九月在內地生效,有委員問及為何香港在今年才進行修例。首先,《修正案》目前並不適用於香港。中央人民政府在二○二一年交存接受文書時已就此作出聲明。香港有關《修正案》的討論其實早在二○一九年已展開,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病疫情推遲了後續的諮詢和立法工作,但這並不影響香港透過《條例草案》實施《修正案》的各項要求,以達到二○三六年的削減目標。
另外,法案委員會有部份委員擔心擬議產品及設備生產及供應禁令或會影響香港的進出口和轉口貿易,亦關注本地市場或需在禁令實施後引入價格較高的替代品。我想指出《修正案》已獲全球各地廣泛採納及有163個締約方,所以逐步淘汰受管制氫氟碳化物及其相關產品及設備是全球大勢所趨。為對接這個全球趨勢,包括內地在內的全球生產商已經調整其生產,生產更多具低全球升溫潛能值的替代品。隨着有關替代品的技術迅速成熟,預料其價格會漸趨穩定,而有關禁令亦不會對香港的進出口和轉口貿易造成不利影響。《條例草案》的建議亦是經廣泛諮詢及慎重考慮各持份者意見後制定的。業界普遍表示對遵從《條例草案》的建議,困難不大。
如獲立法會三讀通過,《條例草案》將在今年第四季率先禁止生產受《修正案》管制的18種氫氟碳化物,並對其進出口實施許可證制度,以落實《修正案》要求的規管措施。其餘兩項有關產品規管及強制回收的安排和落實安全規定的附屬法例將在與業界進一步溝通後,期望下年以「先審議、後訂立」的程序向立法會提交。
未來,我們會繼續加強宣傳教育以及培訓方面的安排,協助業界遵從新規定,並會繼續與業界保持溝通,以敲定有關產品規管及相關強制回收的具體細節。
最後,我懇請議員支持通過《條例草案》,以落實《修正案》。
主席,我謹此陳辭。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