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增添查閲放射報告功能

   ​   醫務衞生局(醫衞局)今日(四月三日)公布,醫健通用戶現可透過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查閱由醫院管理局、衞生署和及私營醫護機構存入其個人醫健通戶口的放射報告,方便市民掌握及管理自己的健康。
 
   ​   用戶一般可在放射報告發出14日後於流動應用程式的「檢查紀錄」功能查閱,流動應用程式的資訊中心亦會發出相關提示。醫衞局建議市民選擇私營醫護機構進行放射檢查時,可先查詢該醫護機構能否將檢查紀錄存入其個人醫健通戶口,以便建立整全的電子健康紀錄。
 
   ​   現時,所有公營醫護提供者,以及超過115間私營醫護機構,包括私家醫院、醫療團體和放射檢查中心等合共逾550個服務地點,已做好技術準備。市民若已給予相關私營醫護機構「互通同意」,放射報告便可存入其醫健通戶口,供市民和其他獲授權的醫護專業人員查閲。截至今年二月底,合共40間私營醫護機構(涉及接近100個服務地點)在獲得授權後,已將放射報告存入逾310萬名市民的醫健通戶口。
 
   ​   醫衞局發言人說:「在『醫健通+』五年發展計劃下,我們致力為每位市民建立終身個人電子健康戶口和整全的個人醫療紀錄,並透過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創建一站式健康綜合平台,協助市民管理健康紀錄、取得健康資訊、監察個人健康,以及建立更健康的生活習慣。隨着應用程式功能的進一步提升,整合了市民在公私營醫護機構以及參與不同政府資助醫療計劃(例如公私營協作放射診斷造影計劃)的放射報告,供市民隨時取覽,省卻保存紙本報告的不便,節省重複檢測成本,亦方便獲授權的醫護提供者進行分析及比較,為市民帶來連貫和個人化的治理流程。」
 
​   ​   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自二○二一年推出以來,政府已逐步擴展可供市民自行查閱的健康紀錄。現時,醫健通用戶可查閱九類電子健康紀錄,分別是個人資料、敏感及藥物不良反應、住院、到診及預約資料、防疫接種紀錄、藥物紀錄、化驗及放射報告、醫療轉介資料、觀察及生活方式紀錄,以及醫療證明書。政府未來會陸續擴展可供市民自行查閱的健康紀錄,包括放射影像、中藥處方紀錄,以及口腔檢查紀錄及牙齒狀況等。
 
​   ​   政府會繼續多管齊下鼓勵及協助私營醫護提供者存放市民的電子健康紀錄至醫健通,以便市民查閲、管理及使用於醫療護理流程。市民可透過醫健通網頁(www.ehealth.gov.hk/tc/index.html)辨識個別醫護提供者存入醫療紀錄至個人醫健通戶口的資料範圍。此外,政府亦會在二○二五年推出「醫健通+」認證計劃,進一步便利市民選擇合適的醫護服務提供者,以確保自己的醫療紀錄能夠存放在個人醫健通戶口。
 
​   ​   政府在二○二三年《施政報告》公布推出「醫健通+」五年計劃,將醫健通轉型為集醫療數據互通、服務提供及流程管理於一身的綜合醫療資訊基建。「醫健通+」旨在為每位市民帶來更連貫和個人化的治理流程,並促進護理協調、跨界別協作及健康管理和監測,讓市民獲得更優質的醫護服務,同時亦更有效地支援各項醫療政策。
 
​   ​   市民如欲了解更多詳情,可瀏覽醫健通專題網站(app.ehealth.gov.hk/index.html?lang=tc)或致電熱線3467 6300查詢。熱線服務時間為周一至周五上午九時至晚上九時(公眾假期除外)。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