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世界衞生日 關注母嬰健康

衞生署今日(四月七日)呼籲市民響應世界衞生日,攜手保障產婦和新生嬰兒健康,將可預防的孕婦、產婦和新生嬰兒死亡數字降至最低,包括支持母乳餵哺,適時接受免疫接種,以及產婦和兒童健康服務。

每年的四月七日是世界衞生組織的世界衞生日。今年主題是「健康起點,希望未來」,聚焦母嬰健康。香港是全世界最長壽的地區,亦是初生嬰兒和產婦死亡率最低的地區之一。在二○二三年,每千名活產嬰兒的死亡率為1.6人,而產婦死亡率為每十萬名活產嬰兒中有三人。這些驕人數據都有賴公共醫療體系提供全面的健康和醫療服務,包括優質的母嬰健康服務、全面的產科和婦女健康服務,以及致力推廣母乳餵哺。
 
(一)優質的母嬰健康服務
 
衞生署作為政府的衞生事務部門,一直致力促進及維護母嬰健康,轄下的母嬰健康院為嬰幼兒和婦女提供一系列推廣健康和預防疾病的多元服務,包括與醫院管理局(醫管局)一起為孕婦提供產前共同護理計劃,照顧孕婦整個懷孕及生產過程,以及為合資格嬰幼兒和兒童提供免疫接種服務以預防11種傳染病。現時,香港出生嬰幼兒的相關疫苗整體免疫接種覆蓋率一直維持在非常高水平,超過98%。

此外,衞生署與家長及照顧者攜手持續監察兒童的健康、生長及發展。除了提供個別輔導,衞生署亦透過社交媒體、公眾講座及家長工作坊,傳遞有關育兒及親職的資訊,幫助家長掌握育兒的知識和技巧,保障兒童健康。

《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宣布,衞生署會重整母嬰健康及家庭計劃服務,加強生育輔導及育兒教育,促進健康生育,包括在婦女預備懷孕前,盡早為她們檢查身體、安排血液及其它化驗、提供飲食營養和生活模式建議等,以配合政府鼓勵及推廣健康生育的政策。衞生署將於第二季推出一系列的宣傳活動,進一步推廣母嬰健康。

(二)全面的產科及婦女健康服務
 
醫管局轄下八間醫院的婦產科部門提供全面的產科及婦科專科服務,包括產前護理、高風險妊娠管理、婦科治療和輔助生育。為應對高齡孕婦數量上升及日益複雜的產科病例,醫管局於二○一八年在產房設立產婦特別護理病床,並為護理人員提供處理高風險妊娠的專業培訓。同時,亦利用先進科技作婦科治療和產前診斷,以加強胎兒健康監測。

基層醫療署透過地區康健中心/站和家庭醫生積極推廣健康人生計劃,為市民在不同人生階段制定個人化健康策略,包括健康生活模式指導(如母乳餵哺的益處)、疫苗接種資訊與教育、慢性疾病及癌症篩查等服務。
 
(三)致力推廣和支持母乳餵哺
 
政府一直致力推廣母乳餵哺。母乳是嬰幼兒最天然的食糧,所含的蛋白質易於消化和吸收。此外,母乳含有許多抗體和免疫球蛋白,有助增強嬰兒的免疫力,減低受感染的機會。研究亦顯示,餵哺母乳的嬰幼兒長大後較少有肥胖、糖尿病等情況。

政府於二○一四年成立跨界別的「促進母乳餵哺委員會」, 就加強推廣、維護及支持母乳餵哺有關的策略及行動計劃提供具體建議,以提高母乳餵哺的持續性,並令母乳餵哺成為社會大眾接受的育嬰模式。此外,政府在「促進母乳餵哺委員會」下成立了工作小組,以加強及鞏固公私營產科醫院的母乳餵哺友善措施。

現時,有八間母嬰健康院獲「愛嬰醫療機構」認證。此外,全港八間設有婦產科的公立醫院和一間私家醫院均已獲認證為「愛嬰醫院」。獲認證的機構需訂立嬰兒餵哺政策及行動計劃、為員工提供相關培訓,以及持續監察母乳餵哺支援措施的落實情況。

位於香港兒童醫院的香港母乳庫於今年一月正式運作,截止三月,已收集了超過300公升母乳,並開始將母乳分發到所有設有新生兒深切治療部的公立醫院,其中早產嬰兒同罹患嚴重疾病的嬰兒會獲優先餵食捐贈母乳。香港首個母乳庫的成立標誌着初生嬰兒醫療服務的重要里程碑,體現了政府及社會對培育生命及為母親和嬰兒建立支援網絡的承諾。

有關母嬰健康的詳細資訊,市民可瀏覽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網頁(www.fhs.gov.hk/tc_chi)。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