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署「香港藝術家」系列五月呈獻《音畫•聽聞》跨界藝術演出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於五月十日(星期六)呈獻《音畫•聽聞》跨界藝術演出,為其「香港藝術家」系列2025揭開帷幕。節目由香港著名鋼琴家李嘉齡和畫家符聞一策劃,李嘉齡將連同三位優秀音樂家陳倬朗(小提琴)、潘穎芝(大提琴)和王晞韻(鋼琴)演繹著名法國作曲家的室樂作品,配以符聞一的水彩畫作,為觀眾帶來「看得見的音樂,聽得見的畫作」的獨特體驗,拉近藝術與觀眾的距離。演出曲目包括兩首拉威爾的作品,藉以紀念這位法國印象派代表作曲家誕辰一百五十周年。

音樂會的上半場先以德布西的《G小調奏鳴曲,L.140》和聖桑的《D小調大提琴組曲,作品十六》分別配上小動物和四季自然景象的畫作,展現音樂與繪畫之間的共鳴;緊接是拉威爾的四手聯彈作品《〈鵝媽媽〉組曲》,透過旋律與畫面相互交織,與觀眾一同探索不一樣的童話世界。下半場以香港城市景色的畫作配搭拉威爾的《A小調鋼琴三重奏》,進一步探索跨界藝術相互啓發的無限可能,並讓觀眾從多角度欣賞和解讀古典音樂和繪畫作品。
 
李嘉齡現為香港教育大學榮譽駐校藝術家,並於香港演藝學院和香港浸會大學任教。她曾於世界各地舉行獨奏會,並與多個著名樂團合作,包括華沙管弦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以色列愛樂樂團和香港管弦樂團等,亦曾參加多個大型音樂節,包括波蘭蕭邦國際音樂節(杜斯尼奇)、芬蘭艾斯普的樂•誼國際音樂節和上海的當代音樂周。
 
符聞一現從事創作和美術教育,任教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水彩課程。他的作品多以生活小景和小人物為題材,曾出展歐美和亞洲二十多個國家,並獲得多個獎項,包括二○一七年第二屆印度國際水彩畫雙年展優秀獎、二○一九年波蘭國際水彩比賽特別獎及二○二○年第三屆亞太藝術雙年展銀獎。
 
小提琴新銳陳倬朗以獨奏家及室樂演奏家的身分活躍於國際舞台,曾兩度贏得加拿大基爾伯基金會大獎,並於誼樂社2023「年青音樂家招募」中勝出,獲邀成為「樂•誼獨奏家樂團」之成員。
 
潘穎芝現為香港國際大提琴學會藝術總監,同時任教於香港演藝學院和香港浸會大學。她曾與不同團體合作,足跡遍及中國、泰國、日本、意大利、法國和西班牙等,亦經常在香港參與演出及定期舉行音樂會。
 
青年鋼琴家王晞韻曾於歐美和亞洲舉辦多場獨奏會,並曾在都柏林的國家音樂廳和紐約的卡內基音樂廳等演出。她在明斯特奪得二○二二年施坦威音樂獎,並曾勇奪卡羅瓦茨國際鋼琴比賽和瓦萊塔國際鋼琴比賽冠軍等。
 
「香港藝術家」系列:《音畫•聽聞》五月十日(星期六)晚上八時在香港文化中心劇場舉行,票價分240元及320元,現於城市售票網(www.urbtix.hk)發售,電話購票請致電3166 1288。「香港藝術家」系列2025 的節目(包括六月十一日舉行的王倩兒小提琴演奏會、七月四日舉行的王應淳鋼琴演奏會、九月九日舉行的劉君澤大提琴演奏會、十一月十三日舉行的張穎琳女高音演唱會和十二月一日舉行的「箏言琴語」— 楊程皓古箏演奏會),設有套票優惠。查詢相關優惠及節目詳情,請致電2268 7321或瀏覽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Programme/tc/music/programs_1826.html
 
本節目另設公開彩排活動供本港中小學生免費參與,於五月九日(星期五)下午四時在香港文化中心劇場舉行,讓學生有機會欣賞是次獨特的跨界藝術演出。有興趣的學校請致電2268 7321查詢有關詳情。
 
康文署「香港藝術家」系列旨在為一眾本地藝術家提供演出平台,發揮其出色才華。除個人演出外,亦鼓勵跨界作品,彰顯獨特風格。今年將推出六場精彩節目,十位本地優秀藝術家分別以小提琴、鋼琴、大提琴、古箏和演唱獻技,當中一場為音樂與繪畫跨界藝術演出,展示香港多元創新的獨特文化個性。詳情請瀏覽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Programme/tc/music/groups_1823.html

鋼琴家李嘉齡。
鋼琴家李嘉齡。
鋼琴家李嘉齡。
鋼琴家李嘉齡。
畫家符聞一。
畫家符聞一。
鋼琴家李嘉齡。
鋼琴家李嘉齡。
畫家符聞一。
畫家符聞一。
小提琴家陳倬朗。
小提琴家陳倬朗。
鋼琴家李嘉齡。
鋼琴家李嘉齡。
畫家符聞一。
畫家符聞一。
小提琴家陳倬朗。
小提琴家陳倬朗。
大提琴家潘穎芝。
大提琴家潘穎芝。
鋼琴家李嘉齡。
鋼琴家李嘉齡。
畫家符聞一。
畫家符聞一。
小提琴家陳倬朗。
小提琴家陳倬朗。
大提琴家潘穎芝。
大提琴家潘穎芝。
鋼琴家王晞韻。
鋼琴家王晞韻。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