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題:「港車北上」及「粵車南下」

以下是今日(四月十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邵家輝議員的提問和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的書面答覆:

問題:

據報,「港珠澳大橋港車北上不設配額計劃」(「港車北上」計劃)自二○二三年七月實施以來,合共有超過10‍萬個新申請,截至本年二月,約96 000輛私家車的申請已完成審批程序並獲發許可證。然而,相應的「粵車南下」計劃卻一直未有實施。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自「港車北上」計劃實施以來,每月有多少香港私家車及市民透過該計劃前往內地;

(二)「粵車南下」計劃的實施時間表及詳情為何;及

(三)會否考慮,於「粵車南下」計劃實施首階段以大嶼山為試點,容許南下配額車輛經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進入大嶼山區域(須持有大嶼山封閉道路通行許可證才可前往的封閉路段除外),並於運作一年而確定暢順後,在第二階段才逐步增加申請配額,以及放寬車輛通行至市區的限制;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特區政府一直致力透過各項跨境通行措施,包括「港車北上」和「粵車南下」,推動粵港澳三地人員和車輛的便捷流動,從而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互聯互通,讓港珠澳大橋(大橋)發揮最大作用。自「港車北上」於二○二三年七月實施至今,廣受香港市民歡迎,是擁抱大橋機遇、推動大灣區經濟融合發展的重要措施。截至二○二五年三月底,運輸署已累計簽發約144 000張封閉道路通行許可證予「港車北上」申請人,每五至六輛合資格的車輛中便有一輛參加。大橋的使用量亦屢創新高,當中「港車北上」佔約四成。粵港兩地政府一直密切留意其實施情況,適時推行優化措施為申請人提供更佳便利和出行體驗。

經諮詢運輸署,就邵家輝議員提問的各部分現回覆如下:

(一) 自「港車北上」實施至今,預約出行數目已增加至二○二五年第一季每月約61 000至82 000之間,詳情載於附件。由於「港車北上」的出行預約以車輛為單位,因此未有統計透過該計劃出行的乘客人次。

(二)及(三)至於「粵車南下」,特區政府歡迎內地訪客來港,亦在大灣區共同建設的概念裏,致力推動方便和暢順的人員流通,同時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為此,特區政府正繼續與各內地單位積極探討「粵車南下」的詳細方案和實施安排,預期會在今年內公布細節。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