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洲外海人工島轉廢為能設施可望2025年投入運作

在珠海預製首個重約6千噸鍋爐燃燒組件近日經水路運抵香港。(李嘉雯攝)
在珠海預製首個重約6千噸鍋爐燃燒組件近日經水路運抵香港。(李嘉雯攝)

環保署在位於石鼓洲外海人工島,興建本港首座處理都市固體廢物的轉廢為能設施I·PARK1,當中在珠海預製首個重約6000公噸的鍋爐燃燒組件,上月經水路運抵香港,屬全球同類型組件最大。

環保署首席環境保護主任鄧偉權表示,經水路運送大型組件,困難在於需要留意運送當日的天氣、風速、浪勢,以及潮漲情況。他又說,運送重達6000公噸的組件到人工島,單是停泊船隻,便用了5小時。

鄧偉權表示,預計餘下11個機電設備組件,將於今年第三季前全部運抵本港。他又說,期望設施在2025年投入運作,屆時將可每日處理3000公噸都市固體廢物,並回收焚燒廢物產生的電力,估計每年可輸出約4億8千萬度剩餘電力至公眾電網,足夠供10萬戶家庭使用。

署方表示,正就屯門曾咀中部煤灰湖的I·PARK2,安排委聘顧問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及技術性研究,並會展開全港性選址研究,物色其他適合興建轉廢為能設施的地點,以實現「零廢堆填」及碳中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