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先批核還息不還本」計劃本月底展開有序退出程序

金管局稱預先批核還息不還本計劃合資格企業參與率已跌至1%。(港台圖片)
金管局稱預先批核還息不還本計劃合資格企業參與率已跌至1%。(港台圖片)

金管局聯同「銀行業中小企貸款協調機制」宣布,「預先批核還息不還本」計劃本月底到期後,將會展開有序退出程序,計劃重點將由支援企業應對疫情,過渡至協助企業回復正常還款。

協調機制經聽取工商界意見後,決定進一步優化現有部分本金還款選項。分期貸款方面,包括物業抵押貸款及商用汽車貸款,企業可以選擇每期償還原定本金還款額兩成,年期由12個月延長至18個月;或每期償還原定本金還款額一半,年期由24個月延長至30個月。至於貿易融資貸款,將在未來12個月內到期償還的貸款或循環貸款未償還餘額,銀行可以按實際情況與企業協商,容許企業在24個月內分期償還。

金管局提到,考慮到部分企業「還息不還本」安排將在7月底計劃到期後不久結束,為便利企業過渡,銀行會在8至10月繼續讓企業還息不還本,有需要的企業須在10月底前回覆銀行,否則原則上在10月底後要回復至正常還款。如果企業的貸款本金還款期已經展期至10月底後,則須在展期完結前回覆銀行。

至於即使疫情過去但仍然面對經營困難的行業或個別借款人,若確實無力過渡至部分還本選項,銀行會按個別情況考慮繼續向客戶提供還息不還本安排,或協助重組貸款。

金管局指出,計劃在疫情期間先後展期6次,實行超過3年,合資格企業參與率由初期的16%下跌至1%,選擇部分本金還款的企業則穩步上升,反映部分企業的還款能力已經得到改善。